掌握3方向 打造智慧長照

掌握3方向  打造智慧長照
2020/05/08

根據國發會統計,臺灣預計在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等於每十人中,平均約一點四個人是超過六十五歲的長者,每一家幾乎都有需要照顧的長者。所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如何讓長者健康樂活、兼具尊嚴與生活品質,將是所有人都必須面對的課題。

國際間包括日本、北歐等先進國家,充分把科技、運動融入長者健康照護當中,例如日本的日高集團,積極導入ICT技術,開發長照管理軟體,透過分析使用者生理資訊與復健數據之間的關聯性,客製化長者的復健課程清單與建議,讓不少長者「從原本臥病在床,進步到健康行走」。北歐國家則重視預防醫學,主推長者不生病、多運動,有大學還提供到體育館的交通接送服務或運動優待卡等,達到尊嚴老化目的。

從國外經驗來看,智慧長照的演變總共分為三代,第一代著重「托護照顧」,第二代著重「長者自我選擇」,第三代則打造「智慧長照」,藉由科技結合資料共創共享,將個人化數據透過AI分析再造,客製化照護整體解決方案。

面對AI人工智慧、物聯網以及大數據等科技的快速發展,臺灣應往第三代智慧長照邁進,將智慧長照的服務模式、軟硬體設施與裝置,輸出至亞洲乃至於全球。

走向智慧長照有三方向 :

第一、建立智慧長照相關作業流程

可參考日本等國家作法,將遠距照護、生活照顧、銀髮賦能作為重點項目,針對不同需求,建立屬於臺灣的基本型和加值型服務套組。

第二、推動智慧照護驗證試驗場域

創新技術或商業模式必須透過驗證場域實際測試,才能走向商業化目標,工研院已攜手產官學研醫,在新竹光復院區建立智慧照護驗證場域,進行跨領域技術整合與驗證,提出一條龍長照解決方案。

第三、創新場域經濟商業模式標竿

智慧長照必須要有整體解決方案,除了要找到臺灣長照痛點,也需利用場域驗證跨域整合技術,將大數據資料共享分析,提供個人化改善方案,達到真正的「智慧」長照。

本文由i創科技授權轉載,作者: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授權轉載)

更多科技內容,敬請訂閱和按讚創新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