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情報
焦點話題
照顧科技
照顧現場
政策觀察站
國際瞭望台
高齡者住宅
財經點線面
經營管理補給站
銀髮食代最前線
照顧會客室Podcast
創新觀點
專欄一覽
投書分享
照顧書庫
編輯視野
多元照顧
產品/供應商
供應商一覽
產品一覽
產品專題
展會
活動
雜誌/出版品
雜誌一覽
出版品介紹
產業情報
焦點話題
照顧科技
照顧現場
政策觀察站
國際瞭望台
高齡者住宅
財經點線面
經營管理補給站
銀髮食代最前線
照顧會客室Podcast
創新觀點
專欄一覽
投書分享
照顧書庫
編輯視野
多元照顧
產品/供應商
供應商一覽
產品一覽
產品專題
展會
活動
雜誌/出版品
雜誌一覽
出版品介紹
會員登入
全站搜尋
‹
›
銀髮食代最前線
首頁
銀髮食代最前線
食產業|銀髮友善食品獎揭曉!3項創新產品奪金饌獎 參賽件數創新高
「2025銀髮友善食品獎」頒獎典禮今(8)日舉行,今年活動邁入第10年,除吸引61家業者首次參與,參賽規模創歷年新高,連鎖便利商店亦整合資源參賽,顯示市場吸引力與通路認同持續升溫。
「2025銀髮友善食品獎」頒獎典禮今(8)日舉行,今年活動邁入第10年,除吸引61家業者首次參與,參賽規模創歷年新高,連鎖便利商店亦整合資源參賽,顯示市場吸引力與通路認同持續升溫。
健保署
.
口腔照護
健保署「長照機構住民成功移除鼻胃管獎勵」 跨專業聚焦尊嚴照護
為推動長照住民「無管人生」,健保署正研擬「長照機構住民成功移除鼻胃管獎勵計畫」,將由醫院與長照機構組成整合照護團隊,納入口腔機能、吞嚥訓練、營養照護及移除後追蹤等服務,協助長者恢復自主進食。社家署也宣布,2026年將針對老福機構導入口腔機能復甦服務方案。
高齡飲食
.
介護食
照顧會客室Podcast EP22|銀髮膳食的市場在哪裡?長照機構、照顧者如何聰明做好飲食照顧?漢典食品、護力養、佳樂美3位「友鄰居」來解答!
創新照顧推出Podcast節目啦!走進《照顧會客室》,聽照顧人聊照顧事,分享好故事,也看見新趨勢。 節目每週二更新,讓你通勤聽、做家事聽、跟產業夥伴一起聽,吸收新知更輕鬆,打開照顧新契機!
食照顧|松柏園打造微醺之夜 18位長者走出機構、居酒屋過父親節
為了讓男性長輩過一個有感的父親節,永信松柏園老人養護中心4日舉辦老爸的微醺之夜,安排18位男性長者前往台中懷舊居酒屋,重溫過往社交情境,也實踐高齡照顧走出機構、回歸生活的理念。
介護食
.
飲食照顧
食照顧|泥餐OUT!理工男返鄉推動質地飲食革命 葛韋成打造雲林「吃的照顧圈」
「當年我阿公在生病時,只能吃流質食物。我一直在想,難道生病就只能吃這樣嗎?」雲林小太陽長照創研中心主任、「友膳食嚥家」聯盟發起人葛韋成說。 他不是營養師,也不是照服員,而是出身理工背景的專案經理。2024年,他返鄉加入母親創立的小太陽長照機構,並成立「友膳食嚥家」聯盟,從食物出發,推動一場看得見形狀、吃得出味道、咬得動吞得下的飲食革命,為長者找回吃的尊嚴與選擇。
預防醫學
.
保健食品
食產業|高齡營養突圍戰 保健營養品與社區藥局進擊
首圖為下午場參與者合影,左起分別為亞洲大學食品營養與保健生技學系主任李明明、雲林縣藥師公會理事長許仁厚、台灣生技產業聯盟名譽理事長陳威仁、連鎖加盟創業知識協會創會理事長許富凱、台北市營養師公會理事長蘇秀悅。(圖/侒可傳媒) 在台灣高齡化浪潮下,機能性保健營養品成為高齡營養的關鍵,而藥局也轉型為社區健康照顧站。創新照顧16日舉辦「銀髮膳食產業發展趨勢論壇」,下半場從保健品、藥膳、品牌經營到社區藥局,解析如何搶攻預防醫學與健康照顧市場,品牌信任的建立與通路場域的深耕,將是決勝關鍵。
高齡餐食
.
質地調整飲食
食產業|銀髮膳食產業發展趨勢 質地調整飲食B2B市場成焦點
如何讓長輩吃得下、吃得對、吃得好,不僅是照顧議題,更是產業競逐的新藍海。16日登場的「銀髮膳食產業發展趨勢論壇」,由創新照顧與創新長照經營管理協會主辦。論壇上午場聚焦「質地調整飲食」,對應長者咀嚼吞嚥困難與營養需求,從全球市場到台灣現場,從醫療、食品、照顧、科技多方協力,打造更完善的銀髮飲食生態。
保健食品
.
食品所
2025年銀髮友善食品公布 點心類稱霸全家餐盒首度入選
2025年Eatender銀髮友善食品入選名單今(6月3日)公布,主辦單位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食品所)表示,共有135家業者350項產品報名,評選後共計有75家150項產品入選,入選前三大品項為點心(28項)、飲品(21項)及主食(17項),全家超商首度參加,美式雞丁餐盒、烤蛋白餐盒、健身G肉餐盒與壹號醬醬燒蔥鹽雞豚飯入選,獎項評選會議將於6月20日舉行,預計遴選出整體表現優異之金饌獎、商業潛力獎等各項獎項產品,預計6月下旬公告。
介護食
.
復能
聚焦機構|塑型餐助攻復能之路 慈益住民成功移管重返正常生活
位於台北汐止的慈益住宿式長照機構協助多位住民移除鼻胃管,甚至進步到能進食米飯,與一般人無異。「鼻胃管灌食下去,的確快速簡單,但卻剝奪了長輩對吃的基本滿足。」負責人張贏之以自己年老時希冀的照護模式,作為機構經營的出發點。他認為,若住民能因為再次品嚐到熟悉的美食而展露笑容,這份即時的回饋,就是支撐他持續走下去的最大動力。
1
2
3
4
5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