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報導|衛福部次長薛瑞元:銀髮友善住宅可能是未來最大內需市場!

現場報導|衛福部次長薛瑞元:銀髮友善住宅可能是未來最大內需市場!

現場報導|衛福部次長薛瑞元:銀髮友善住宅可能是未來最大內需市場!

文/邱彥瑜

由侒可傳媒主辦的「高齡友善住宅高峰論壇」,邀集衛生福利部、內政部以及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三大部會,揭示高齡社會的居住政策方向。首先上場的是長照政策的主管機關衛福部常務次長薛瑞元,他指出若想保有健康、自立、有尊嚴的老後生活,友善的居住環境將是關鍵,「銀髮友善住宅可能是未來最大內需市場!」

預見2065年:1個工作人口養1個老人

薛瑞元首先展示2065年的台灣人口結構,跟去(2018)年相比,15至64歲的工作人口將減少849萬、65歲以上高齡人口增加372萬,而且工作人口減少的趨勢並未止步,撫老比將從目前的1:5上升至1:1,「未來年輕人負擔有多重?」他相當擔憂。

高齡與少子化的衝擊並非台灣獨有,但台灣「老」得特別快,同樣從14%高齡人口的高齡社會到20%高齡人口的超高齡社會,美國花了20年、日本經歷11年,台灣卻只花了8年,跟南韓差不多快。

根據預估,台灣將在2026年進入超高齡社會,不僅撫養負擔變重,家庭型態也會轉變,三代家庭減少、兩代家庭增加。薛瑞元指出,目前獨老、雙老同住比例約佔高齡人口的30%,未來獨老、雙老居住的比例一定會增加。

「住宅」是老後生活的核心

「長照目的,就是讓他不要用到長照。」薛瑞元直指長照2.0核心精神為延緩失能、延長健康餘命,減輕年輕世代的照顧負擔。除了建立社區整體照顧服務模式,今年下半年啟動「長照2.0升級版」,以獎補助計畫希望解決住宿式機構資源城鄉分佈不均、私立小型機構轉型困難、品質參差不齊以及使用者經濟負擔重等困境。

除了一邊推動長照2.0積極佈建現有資源,薛瑞元認為,對未來的想像更是重要。「健康的獨立生活、需簡單協助的自立生活、需要照顧的尊嚴生活」薛瑞元指出,即便身體狀況因年紀增長而老化,仍能有滿足其需求的老後生活三階段,而這之中最重要的關鍵是「住宅」是否為足夠友善的居住環境。

高齡友善住宅的三要素

「在地老化(Aging in Place)」是面對高齡社會的全球趨勢,薛瑞元認為,這裡指的Place其實就是居住的地方,隨著退休、年紀增長,人們的生活範圍逐漸縮小,以居住地為生活中心,在高齡者的生活需求中,「住」是最重要的面向。

薛瑞元認為,適合高齡者的住宅應包含三面向:友善物理環境,包括建築內部與外部、周遭社區環境;精神環境的友善,包括同住的家人、鄰居與協助照顧者;最後,若家人無法與高齡者同住,導入科技讓高齡者安全、保持聯繫讓家人安心。

而台灣目前對於高齡友善住宅仍不熟悉,薛瑞元認為需要不動產營建業者轉變觀念、找出營運管理模式以及使用者財務計畫三面向的配合。

高齡者友善住宅較適合採租賃模式,這將改變不動產業者過往習慣的「賣房」生態。薛瑞元指出,這需要金管會協助改變不動產融資模式,從過往將不動產轉移給買家,改為將不動產證券化、或是吸引保險業者投資。租賃制也將面臨如何管理、營運住宅的議題,薛瑞元說,高齡者生活服務、失能者的長照服務等將會扮演重要的軟體角色,像是在住宅內結合日照中心、居家服務。

最後,考量到高齡使用者如何付費,可藉以房養老逆向抵押,或將老屋包租代管、投入都市更新等,為擁有不動產卻缺乏現金的高齡者找出可行付費模式。此外,薛瑞元也認為,保險業者可規劃實物給付保單、年金式保單的產品,也鼓勵高齡者維持自己的健康,「活越久、領越多」。薛瑞元說,高齡友善住宅不僅是對高齡者有益,也能夠讓年輕世代兼顧工作、減少照顧離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