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又起,Omicron新冠病毒侵襲全台,政府採取「與病毒共存」的策略,這是後疫時代的防疫走勢,各地也開始建構確診者的「居家照護」模式。居家照護對照顧產業界並不陌生,如今是因應急性醫療照護的新模式,卻突顯整合照顧、跨專業合作與照顧產業布局的重要性。
本期雜誌封面故事探討社區醫養整合的議題,這也是當前國際醫療照護重要的趨勢。在《醫療與長照整合:打造全人照顧體系》專書中,探討國內外的整合照顧發展經驗,包括美國急性後期照顧(PAC)、全責照顧機構(ACO)、老人全包式照顧計畫(PACE)的公私體系接合、日本的整合式社區照顧、英國的整合照顧途徑和合作醫療、中國大陸提倡以醫帶養、以養促醫的「醫養結合」等模式,各國都是重視醫療及照顧整合,以人為本的連續性服務,整合醫療照顧、長期照顧和生活照顧。
觀察台灣狀況,衛福部所屬部門,各自提出大小不同的整合方案;長照2.0的社區整體照顧體系,發展跨職種的專業團隊合作,林林總總的制度計畫,都是希望達到醫養整合的照顧模式。
綜觀,政府的整合方案仍存體系串聯的挑戰與問題,尤其醫療健保和長照體系、衛政和社政的隔閡瓶頸。打造整合照顧的完整體系,牽涉組織、功能、服務、臨床及專業、規範、系統性運作等問題,如何讓服務可依個人需求,跨時間及跨不同照顧程度,由預防至治療建立連續性服務體系,仍是龐大工程。
我們採訪團隊穿梭南北,從診所轉型、衛生所升級等基層醫療體系出發,探討居家醫療如何提供整合照護,有些醫院走向「醫養一條龍」模式,如天成醫療體系,也有長照單位以養辦醫,延伸出醫療診所體系,如仁馨樂活園區,醫養整合更需要科技資訊的串聯,透過實地採訪、資料研究和專家學者訪談,提出3 大整合的挑戰,挖掘6大醫養整合的創新服務面向,看到整合服務落實在社區的多元可能,正在不同角落發光。
建立「以人為中心、以家庭為單位、以社區為基礎」的全人健康照護服務體系,不只是口號,期待更多不同發展模式,這是照顧產業重要的一環,也是回應超高齡社會的需求,達到在地老化的目標。
【編輯手記】
【國際短波】
【名家專論】
黃毓瑩專欄∣強化醫養雙向機制 日本醫療長照一體化
賴添福專欄∣長照醫養的展望∼社區整合照護建議
詹弘廷專欄∣社區互助共生 大埔里醫養整合模式
【封面人物】
以人為本的服務 紀淑靜倡議護理價值 看見護理之美
【封面故事】
社區醫養最前線
打造全人照顧體系 落實在地安老 深化社區醫養連結
【面向1】診所跨長照∼改寫診所新定義 擔綱社區健康照護守門員
【面向2】衛生所跨長照∼因應整合長照需求 衛生所開外掛升級多元服務
【面向3】居醫跨長照∼居醫X居服 打造在地社區整體照顧
【面向4】醫養一條龍∼醫療銜接長照 個案轉介不漏接
【面向5】長照跨醫療∼以養辦醫 完善體系內照顧銜接
【面向6】科技串聯∼雲平台整合醫養資訊 圍繞全人照護思維
【學者觀點】專訪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前總院長黃勝堅 整合照顧以人為本 社區服務磨合醫養底蘊
【他山之石】日本跨域連結照顧體系 發展社區醫養結合模式
【產品專題】
打造優質社區長照機構的 產品採購秘笈
【照顧現場】
產業動態∣專訪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執行長林秋豐 關注健康照護整合發展 從醫材研發橫跨照顧產業
聚焦機構∣頑強生命奇蹟 腦中風靠密集訓練神速復能
黎世宏專欄∣社區醫養巡診制度 縮短醫療與長照距離
林金立專欄∣橘色通關醫養整合 日照支援出院返家自立生活
林依瑩專欄∣醫養各自做 長照政策美意大折扣
護理學會∣居家智慧照護的機會與挑戰
物理治療∣後疫「復能」關鍵 個案與家庭照顧者互助
口腔照護∣從日本齒科衛生士 談社區口腔衛生照顧
家庭照顧者∣翻轉觀念 新三不長照終結照顧悲歌
【高齡宅】
宅商機! 連續性服務讓高齡宅更完善
特色案例∣富齡世代健康老化 樂齡新選擇渡假健康園區
【國際瞭望台】
李劭懷專欄∣超高齡社會解方 啟愛會打造社區醫養照顧園區
借鏡日本CareTEX 台灣照顧科技業海外發展的機會與挑戰
【展覽直擊】
全台首創 醫養整合展覽亮點 打造全人照顧
台灣居家護理暨服務協會 居護藝術節「As Fun As Art」
高齡社會促轉型 玩具產業轉攻樂齡市場正夯
展覽新品搶先看
【照顧萬花筒】
多元照顧∣音樂輔助身心照顧 讓失智者重拾自我
照顧書庫
方案1.訂閱一年加送第16期
方案2.訂閱二年加送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