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繪高齡科技的產業藍圖
根據WHO推估,到了2030年,全球65歲以上的高齡人口預估將突破10億人,因應銀髮浪潮,台灣此刻也大步走向超高齡社會,國科會去年3月舉辦「高齡科技產業策略(SRB)會議」,半年整合計畫後,行政院在9月通過《高齡科技產業行動計畫》,首度跨部會整合推動國家級旗艦計畫,從2024年起,預計4年內投注95億元,為加速推動高齡科技產業成長,注入一劑強心針,打造長者在地幸福老化的願景。
工研院估算,2025 年國內銀髮市場規模可達新台幣3.6 兆元,高齡科技應用層面相當廣泛,不僅是醫療保健或長期照顧,包括自立生活、學習樂活、社交溝通、住宅環境等多元應用發展。
從關注高齡生活和照顧產業的媒體角色,我們樂見政府重視高齡生活需求的科技解方與促進產業計畫。從創刊之初,我們不斷關注照顧科技應用重要性,結合台灣ICT產業優勢,倡議長照產業化,產業科技化,也舉辦4屆照顧科技的國際展覽,接軌國際趨勢與市場脈動。鄰近的國家地區也有類似高齡科技主題的展覽,包括日本有CareTEX展覽,香港政府也有舉辦多年的樂齡科技展與論壇,可見高齡科技產業拓展的重要性。
以國際趨勢觀察,美國、日本和韓國等國都有重視高齡科技政策與發展計畫,美國於2019 年就將人口高齡化的解決方案作為科技研發計畫的優先事項;日本於2016年提出「Society 5.0」的超智慧社會願景,也把高齡議題視為重要解決的經濟及社會議題;韓國的數位政策也希望利用數位科技或智慧科技,協助高齡者建立更好的生活品質,減輕醫療系統的負擔,拉近城鄉醫療照護差距等議題。
去年12月中旬的一場師大和侒可傳媒舉辦的國際照顧科技論壇,新加坡學者也來台分享星國作法,科技應用不僅是醫療照護,在健康老化、居家養老、自立生活成為重點,而透過健康創新技術讓高齡者保持活力是必要的任務,且隨著銀光經濟的市場需求持續增加,跨域結盟合作是推動產業持續創新的關鍵,運用跨域科技完善高齡生活整合服務
在2024年《高齡科技產業行動計畫》啟動之初,編輯團隊特別以「走向高齡科技島」為題,橫跨不同部會探討計畫主軸和規劃方向,也採訪科技業界和學者專家的建議和想法,提供高齡產業和科技業界參考,這是攸關國家社會發展的重大政策,也是高齡科技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政府單位有決心要推動計畫,應該提供更多訊息和產業對話平台,促進民間參與,公私協力共推高齡科技產業,透過建立市場機制和創新商模,打造高齡科技產業生態圈,才能長期運作與落地發展,不是只有計畫宣示。超高齡社會的挑戰,透過科技的創新,轉化為未來的機遇。
同樣是關注高齡化的產業發展,鄰近的南韓,2007年頒布了《高齡友善產業促進法》,黃毓瑩博士本期的專欄也分享南韓立法的背景、重點項目和影響,高齡友善產業含括了整體的生活產業,提供資金補貼和商業化協助,制定高齡友善產品和服務的標準,並推動相關品質認證等作法。南韓立法值得台灣參考。
不管是重大政策啟動,或是立法促進,因應社會的需求發展,高齡產業發展是未來產業和生活重要藍圖。
【編輯手記】
【國際短波】
【名家專論】
黃毓瑩專欄∣挑戰與趨勢:借鏡南韓立法 發展高齡生活產業
賴添福專欄∣住宿機構困境不解 如何完備長照體系?
徐業良專欄∣全球聚焦高齡科技實際落地應用
游麗裡專欄∣長照管理者必須練好的4項基本功夫
【政策觀測站】
專訪退輔會主委馮世寬∣全台最大長照體系 榮家走向樂活照顧
【封面人物】
接棒30年福樂多事業 「1.5代」少主蔡俊明掌舵轉型
【封面故事】
走向高齡科技島 全面發展高齡科技 實現銀髮幸福生活
【市場推動】發展高齡生活產業 普及科技進軍市場
【數位賦能】提升數位學習和社交 建構科技平台鏈結資源
【健康照護】提升照顧與優化生活 科技應用銀向未來
【企業探索】
專訪雃博董事長李永川∣ 以「連續創業家」之姿 協助醫材產業升級
【照顧現場】
醫養專欄∣整合多科別及長照服務 居家醫療前進老公寓
居家醫療∣在家住院今年啟動 AI 助攻在宅急症照護
物理治療∣ 成功經營長照型物理治療所的 6 大挑戰
口腔照護∣ 以人為本 全人口腔照護國際新趨勢
護理公會全聯會∣COVID-19 疫情後 3 點建議推動醫療自主權
護理學會∣「肌」不可失 護理之家的肌少症照護指南
失智症協會∣ 營造失智友善金融環境 守護失智家庭
林偉正專欄∣4 大面向談日照中心投資評估
林玉琴專欄∣ 提升長照服務品質 跳脫服務項目迷思
林嘉慧專欄∣為人還是為機器? 智慧照顧時代的空間設計
【展覽直擊】
跨域照顧的生活解方 耕耘在地接軌國際
展覽新品
【照顧萬花筒】
照顧書庫
新訂戶訂閱一年優惠價$1,500(原價2,600)
訂閱兩年贈送【創新照顧】或【安可人生】雜誌1期,優惠價$3,000(原價4,500,請來電:02-77296189 #118、115 告知欲選期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