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住老房子,」內政部政務次長花敬群一句話道盡高齡者居住困境,根據衛福部2017年老人狀況調查,超過7成55歲以上人口居住在無電梯公寓或無電梯透天厝,而內政部今年統計也顯示全台房屋稅籍住宅近半已經屋齡30年以上,僅有老人居住的住宅更從10年前的33萬戶成長至今58萬戶,高齡者生活不便、沒人照顧已成不容小覷的困境。
搬出來是好選項嗎?衛福部調查顯示,生活可自理的高齡者入住安養機構、老人住宅的意願不高,65歲以上者僅12.7%,但55至64歲熟齡族則上升至21.22%。需求有逐步上升,但市場跟上了嗎?
老人住宅過往以福利型態發展
檢視台灣老人住宅的發展,數十年來皆以社會福利、救助弱勢的思維在發展。90年代內政部獎勵各級政府與民間團體興建「老人公寓」,供中低收老人租賃居住。2004年內政部增訂「老人住宅專章」,讓老人住宅設計有了依據,並通過「促進民間參與老人住宅建設推動方案」,帶起一波老人住宅發展潮,其中「長庚養生村」為指標案例,但完工後兩年內進住率不到25%,內政部認為市場接受度不高而停止。後來,政府轉向推廣「在宅老化」,強化現有住宅重建、整建、維護與無障礙改造。現有市面上多剩下公設公營的老人住宅,法令嚴格限制老人住宅產品標準化、機構化,讓民間企業對投入老人住宅興趣缺缺。
兩大指標性養生村
提到台灣最有名的老人住宅,莫過於淡水潤福生活新象館及長庚養生村,付費模式相似,以押租金/保證金加上生活費型態繳納。從兩大養生村經驗來看,不少住戶為海外歸國的長輩,而服務價格也落在2萬至3萬5不等,與日本相比偏低,能提供的服務型態也較為單純。
另一個困境則是現有老人住宅皆要求入住者必須具備「生活自理」能力,一旦失能、入院,便得離開,選擇返家或入住安養、長照機構,顯示現有老人住宅選項對於長輩的連續性照顧支持不足。
公部門以園區、實驗基地因應
內政部、衛福部近期也首度展開跨部會合作,這次不再強制以法令限定住宅標準,而希望促進「銀髮友善住宅」生態系,包括開發商、營運者及服務單位的跨界合作。
而內政部也將信義區兒福基地興建銀髮友善住宅、林口世大運社會住宅附設銀髮服務列為實驗場域,希望開拓新的營運模式以供業界參考。
不只中央意圖積極,地方也紛紛端出以高齡者住宅為發展驅動力的園區開發案。例如全國第一起長照BOT案「基隆市長照福利園區」,開發面積達3.76公頃,預計規劃600床住宿式長照機構、只租不售的銀髮住宅、日間照顧中心、失智團體家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等連續型社區照顧服務,期待緩解基隆9成佔床率的住宿式長照需求,也將據點資源開放讓鄰近的健康長者參與。
而新北市借鏡新加坡與日本經驗,預計在三重打造「銀新未來城」,面積2.4公頃,採BOT模式開發,將興建200床住宿機構及700戶的樂齡住宅,打造包含商場、室內運動中心、復能診所等在內的複合式園區。
高齡者住宅新市場萌芽
而放眼不動產界也有多起新型態的高齡者住宅蓬勃而生,在付費方式、服務項目與型態與過往有所差異。在付費型態的部分,與合作金庫密切合作的「合勤健康共生宅」,入住者可以安養信託、預收款信託方式繳納房租,也是金融機構以信託方式與安養機構業新型態的合作案。
而服務項目也跳脫過往強調硬體空間的無障礙設計,強調軟體服務項目多元,也反映對於高齡老後生活品質的認知轉變。像是靜宜大學社工系教授紀金山所成立的「好好園館」,導入青銀共居並增設木工、手作、餐廳等服務。由青年社會住宅分設的日勝生「樂陶居」,與雙連安養中心重要推手蔡芳文合作,附設診所、藥局,並導入樂齡課程。除了高齡者生活水平的提升,強調社交參與、學習新事物等觀念也導入,朝日本「附服務型態高齡者住宅」看齊。
而整合旗下醫療、壽險與營運子公司的新光集團,也於今年初推出「新板傑仕堡」,走飯店式住宅,一口氣將收費拉升,月費10至12萬,主打智慧居家、健康管理、安全守護等。
由此可看出,建案營運團隊不只過往的建商、物業管理,長照服務、醫療單位逐漸佔有一席之地,不管是以承租空間或合作規劃的參與角色,都顯示過往市場的叩問可能已有多項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