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情報
焦點話題
照顧科技
照顧現場
政策觀察站
國際瞭望台
高齡者住宅
財經點線面
經營管理補給站
銀髮食代最前線
創新觀點
專欄一覽
投書分享
照顧書庫
編輯視野
多元照顧
產品/供應商
供應商一覽
產品一覽
產品專題
展會
活動
雜誌/出版品
雜誌一覽
出版品介紹
產業情報
焦點話題
照顧科技
照顧現場
政策觀察站
國際瞭望台
高齡者住宅
財經點線面
經營管理補給站
銀髮食代最前線
創新觀點
專欄一覽
投書分享
照顧書庫
編輯視野
多元照顧
產品/供應商
供應商一覽
產品一覽
產品專題
展會
活動
雜誌/出版品
雜誌一覽
出版品介紹
會員登入
全站搜尋
專欄
首頁
專欄
長照政策
.
智慧長照
【康仕仲專欄】長照科技是硬體還是軟體?
在美國參加 PointClickCare 的長照科技年會——這是北美長照界的盛會,2200人齊聚拉斯維加斯,三天超過百場研討。我與北美照護科技業者、政府機構及長照業者密集交流後,心中浮現一個極為清晰的對比:美國與日本的長照科技,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在美國參加 PointClickCare 的長照科技年會——這是北美長照界的盛會,2200人齊聚拉斯維加斯,三天超過百場研討。我與北美照護科技業者、政府機構及長照業者密集交流後,心中浮現一個極為清...
AI
.
藝術輔療
【康思云專欄】心像對話 AI在藝術輔療的運用
常有人詢問我「藝術輔療和手藝創作」有什麼不同? 或許從創作成品的角度來看,都是一個視覺藝術作品,但對於創作者來說,藝術輔療的創作過程,結合了深入的對話與記憶的探索,創作中的元素對照了情緒、感受與思想,詮釋著難以言喻的互動關係,如同一個情感地圖,可循線直達內心深處。
長照3.0
.
家庭托顧
【林玉琴專欄】以人為本 長照3.0應提供個別化服務
政府宣示長照3.0將於2026年啟動,長照服務未來發展趨勢如火如荼演進中,來自產官學的預測、藍圖和各種擔憂,持續交織發酵中,但是有關使用者本人或照顧者的需求期待,仍是未被普遍的真正了解。
居家服務
.
長照3.0
【中醫全聯會專欄】走入社區機構 中醫藥成為長照新助力
文/邱瑞發 中醫師全聯會副秘書長、中醫居家醫療委員會召集人、嘉義立仁中醫診所團隊負責人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未來長照3.0更需有優質的居家、社區、機構、醫療、社福等一體式服務,在長期照護預防延緩失能的道路上,中醫中藥、中醫藥膳食養、中醫經絡氣功運動更是不可缺席的角色,因此中醫師除醫療院所的住院、門診照護外,更要進一步延伸走入社區、居家、機構內照顧民眾,共同肩負長期照顧的職責。
用藥管理
.
高齡用藥
【羅雅貞專欄】留意中西藥交互作用 以免進補不成反傷身
前陣子,一位阿姨焦急地走進藥局,指著自己的右眼,眼白出現大片紅色出血,看起來有些嚇人,他詢問是否可以點眼藥水來處理。經詢問得知,這位長輩長期服用抗凝血劑Warfarin,近期因天氣寒冷,覺得身體虛弱,用十全大補湯進補,沒想到隔天就發生了出血狀況。
人才培訓
.
照服員
【黃惠璣專欄】建立照服員分級升遷制度留才
為照顧失能、失智或身障者,照顧服務員(照服員)提供全人照顧需要不同的照顧技能,含照顧組合的BA碼到口腔功機促進等,甚至還參與安寧療護的照顧。台灣照服員工作場域有居家、醫院/照顧共聘、日間照顧、失智中心、團體家屋、住宿型機構等;多位照服員口頭表示最願意就業的場所是醫院照顧共聘(一次照顧4人,壓力較小),最不考慮的是住宿型機構(一次照顧8-20人,壓力最大)。
創新服務
.
護理師
【護理師公會全聯會專欄】創新護理照護 提高照顧品質
文/陳雅如(雙和醫院附設護理之家負責人/護理長、雙和醫院Biodesign中心種子教師) 長期照護提供身體、心智失能個案及其家人多元且持續性重要照顧服務,而創新思維對於長照服務尤其重要,能幫助護理師在一線照顧中解決複雜的臨床問題,提高照顧品質和效率。
遠距醫療
.
照顧產業
【楊穎鋒專欄】台灣照顧產業邁向資本化新紀元
青松健康於今年1月在台掛牌上市,成為全國首家以長期照顧為核心業務的上市公司,為台灣照顧產業寫下嶄新的一頁,更開啟了產業轉型的重要里程碑,象徵台灣照顧產業邁入資本化與集團化的新紀元。
智慧醫療
.
護理師
【台灣護理學會專欄】技術混合照護模式 迎戰超高齡社會
文/姚美玉 台灣護理學會長期照顧委員會委員、義大醫療財團法人義大癌治療醫院護理部督導 我國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比率將超過21%, 並於2070年達43.6%。人口老化與醫療需求增加,醫療資源不足問題日益嚴重,加上醫療科技的快速進步,「技術混合照護模式」正成為醫療發展的重要方向。
1
2
3
4
5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