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高齡者74%居住在無電梯公寓或2樓以上透天厝。
何謂「高齡友善住宅」?邁入超高齡社會,台灣未來需要什麼樣的高齡宅?未來的長者是否能自主選擇安老方式?一連串的叩問讓「高齡友善住宅」的方向和輪廓逐漸浮出。
從全齡化思考出發
「未來的居住想像將和以往大不同。」內政部營建署署長吳欣修指出,考量全國高齡人口超過7成居住在無電梯公寓或2樓以上家戶,如何讓高齡者便於走出家門,是急迫的居住議題。而內政部除了加速推動全齡化思考的社會住宅,與衛生福利部、教育部成立溝通平台,以跨部會形式串接社福、幼教資源。此外,更期望以「住宅」為載體 ,以 「都更」為工具,如台北市信義區兒童福利中心都更案,預計加入高齡友善元素,打造健康舒適便利的「全齡生態系」社區。
而新北市政府借鏡新加坡的海軍上將村之後,提出了新北銀新未來城計畫,結合購物美食、醫療診所、銀髮住宅、托老托幼的多功能複合式青銀社區,呼應了全齡通用的概念。
民間發展腳步也不容小覷,位於台中烏日的合勤健康共生宅,董事長李柏憲表示,除了硬體之外,更強調軟體服務和多元活動的附加服務。眾所矚目的三芝銀養樂齡複合園區為了顧及不同的族群需求,同時結合出租和出售模式,日勝生活科技總經理劉垚凱指出,結合大健康產業的發展方向,未來將投入更多資源在永續營運方面。
強化服務營運
日本經驗值得國內參考,資策會數位轉型研究所分析師黃毓瑩指出,日本提出了結合地方創生、在地安老的永續概念。除了硬體設備如電梯、扶手等,以營運商為主軸,提供具服務內涵的設計。
台灣高齡產業創新發展協會副理事長林博文則強調,高齡友善住宅之主體為住宅,非長照相關設施,主管機關應為內政部,產品定位應屬商業行為,與過去老人住宅之社會福利意涵應有區別。林博文也建議,公部門應整合跨部會資源、提出政策工具,朝向協助民間取得合宜用地、扶植高齡友善住宅營運與開發商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