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分享】疫情下的長照 如何應用智慧科技?

【讀者投書】疫情下的長照 如何應用智慧科技?
2021/06/08
作者/專欄

文/蘇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營建系及通識教育中心兼任教授、陽明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博士、中正大學法學博士、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

「長照機構」是要嚴防的疫情破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6月7日統計,全國累計有64家機構(長照機構、護理機構、精神照護/復健機構、社福機構等)出現感染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病),累計194人確診,尤以「非住宿型」機構較多。

長照機構長者的染疫風險高,死亡個案也以高齡長者居多,可能係因他們的慢性病多、抵抗力較低、缺乏病識感等有關。統計4月20日至6月1日的疫情資料,本土60歲以上的銀髮族確診人數已超過總確診比例之1/3,非但重症率突破3成,確診後的死亡率約4%。

COVID-19疫情2020年突然爆發,使得人工智慧(AI)凸顯重要且需要發展。開發AI應用於解決長照領域的問題,幫助受照顧長者及工作人員的健康性、舒適性、即時性、安全性及方便性。根據統計,台灣高達9成以上的長輩居住在自家,其中獨居、老老同居情形約近3 成,應發展智慧科技來守護高齡者的居住安全、掌握健康情況,創造更舒適居住環境;這是讓長者生活自在、照顧者與在外子女放心的秘訣。

以下是智慧科技可幫助長照機構的設施:

1、結合日常用品:包括長者上下樓的「智慧升降設備」、手錶式「遠距監測」長者行動安全,以及手機「定位追蹤」長者位置。

2、智慧照護:例如「照護機器人」幫長者搥背、拿東西等;幫長者進行「排泄智慧照護」大、小便,要有智慧尿布、沖洗清水管與汙水吸收管、清水桶及汙水桶等相關設備。

3、智慧復健:包括訓練腿部的「被動加壓膝關節伸直」、「股四頭肌等長收縮」、「向前直/向內/向後直抬腿」等相關設備;還有訓練手部、關節及背部、脊椎骨等復健相關智慧科技等。

4、失智監測照護:包括智慧病房、AI預警系統、失智監測照護、非接觸失能監測、類人型機器人及失智整合解決等。

5、高齡長照:包括IOT(物聯網)、「全身型步態測試系統」、「樂齡智慧肌能鏡」、「智能機器人」、醫疾生理監測平台(記錄體溫、呼吸、心跳、血氧濃度) 、大數據(Big data)及 5G等。

6、智慧健康管理:將AI技術應用在日常健康管理中,做好「智慧醫療」或「健康管理」,必須開發一套基於「精準大數據集」的預測模型,來推估患者未來罹患某種病症的概率。

7、智慧藥盒:讓長者安心用藥「零風險」,智慧藥盒系統能存放很多種不同的藥物,各自有其專屬的RFID(無線射頻身份識別),當智慧機器人收到病患用藥資訊之後,會將正確藥品掉落在長者的藥盒中。

台灣COVID-19疫情或許和高齡者脫不了關係?但也為AI、智慧科技及遠距健康照護開啟曙光。透過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可以預測病毒變化,推進AI與智慧長照科技的未來開發、應用。

(投書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媒體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

你也有話想說嗎?歡迎將文章寄至投書信箱:ankecar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