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年理想家屋 | 回歸自然 在田中央起厝築夢

熟年理想家屋 | 回歸自然 在田中央起厝築夢
2018/06/05
作者/專欄

放下鍵盤,拿起畫筆,從科技業退休兩年的王振益用畫筆找尋夢中小屋。在一片黑白風景中,唯獨那棟屬於自己的房子,是彩色的。

在整齊搖擺的稻浪裡,王振益夫婦的家,退休後的夢想屋,頭頂復古又帶有創新巧思的斜屋頂與水泥瓦,搭配洗石子與抿石子共組的內斂外觀,樸實地如一塊坐落此地已久的石座。宜蘭人的鄉愁「龜山島」,也靜靜地躺在東方的視野裡。

熟年理想家屋 退休宅 退休夢想屋 - 安可人生雜誌
嵌在田中央的王宅,不張揚的設計,盡可能與土地、自然環境相容在一起。攝影 / 王弼正
熟年理想家屋 退休宅 退休夢想屋 - 安可人生雜誌
圖片提供 / 和風起造建築事務所

「去國外出差,嚮往人家住house,前有庭後有院不像我們住公寓。做夢也出現這樣的潛意識,以後我的家也要這樣。」待過台灣五大電子代工廠的王振益,走遍世界各國,最想回家鄉宜蘭蓋一棟屬於自己的房子。

唸的是電子,但從小更熱愛藝術,讓王振益對空間很有想法。他更渴望重建童年記憶,有著日式宿舍可坐望景致的緣廊,還有四合院必備的斜屋頂。不僅是他自己的夢,也是父母讓全家共同生活的願望。

是家,也是畫廊

還不到法定退休年齡,王振益卻提早離開為他人打拼的職場,為的是將體力留給更想做的事—畫畫。他將房子命名為「ArtistVilla」(藝術家別墅),不只是繪畫工作室,更是居家畫廊,預計每年開設畫展。

熟年理想家屋 退休宅 退休夢想屋 - 安可人生雜誌
畫室的採光充足,一來自左側落地窗,一來自挑高廊道的天窗。攝影 / 王弼正

屋內以粉光施作、不過度張揚的牆,將鎂光燈留給牆上畫作。上方更開了天窗,因應溫濕多雨的氣候而獨有的出簷,被巧妙應用讓天光以斜角姿態漫射、灑落,光影也隨著時刻變化,形成襯托畫作的配角。「我們著重如何建構舞台,生活在這裡的主人,才是為舞台創造劇碼的主角。」建築師王士芳如此定位建築師的角色。

你的田就是我的田

「你家的田,就是我家的田。」這棟房宅不設圍牆,王振益將自家田地供人代耕,與鄰近稻田相依成浪。王振益渴望與大自然共融生活,這份心意王士芳也察覺到了,屋內為反梁設計,空間尺度降低,但卻不讓人感到壓迫,關鍵在於將都市習慣的垂直視野改為水平延伸。「因為外面很空曠,室內空間壓低後,視線會被帶到外面,加上窗戶全部打開,像身處在大自然。」刻意破壞古典承重牆的結構,過往聚落重視防禦,如今柱子退縮、窗戶外延,也象徵屋主開放、分享的心。

尊重彼此的獨立空間

「餐廳是妳的,給妳介紹。」王振益對著太太輕喊了一句,透露著夫妻的生活默契,也表達用餐空間是屬於太太想要打造的夢想園地。餐廳裡,磨石子再度現身於流理台上,刻意保留的復古設計讓王太太想起老家的大灶。

在傳統空間規劃裡,廚房總被擱置在角落或被忽視,但王士芳認為用餐是感受最直接且強烈的空間,應該被好好重視。結合用餐與煮食的空間,良好視野讓女主人更享受煮菜的樂趣。用餐空間與主建築分離,涼爽的東北季風撞上厚實牆面後,彎入縫隙,意外促成空氣流通自如的風廊,打造一棟會呼吸的房宅。

熟年理想家屋 退休宅 退休夢想屋 - 安可人生雜誌
用餐空間與主建築的走廊通風良好,又可避免陽光直射。攝影 / 王弼正

此外,顧慮未來年紀變化,出入口不以門檻為主,一樓空間寬暢通行無阻,只要消弭高低差,即便輪椅也能自在移動。另外,主臥室的「降板浴缸」只要加裝扶手就能輕鬆入浴,無需費力跨入。寬廣的樓梯間,也保留空間彈性,未來可加掛電梯。

入住至今一年, 這棟由「記憶的拼圖」所組成的圓夢宅,將陪著王振益夫妻繼續探索人生下半場。


屋主data

王振益夫婦,育有三名子女。王振益59歲,羅東人,從高科技業退休2年,目前醉心學畫,並在師大攻讀藝術史。


完整文章請見「安可人生雜誌 第七期 –熟年理想家屋」誠品、金石堂、博客來、讀冊各大書店均售

[ad id='2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