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升數位健康新模式 從智慧照護到元宇宙

推升數位健康新模式 從智慧照護到元宇宙
2023/07/29
作者/專欄

封面照片:華管會理事長張煥禎(圖中)暨理監事與全體學員大合照。(攝影/亞洲華人醫務管理交流學會)

面對數位革命新浪潮,數位健康領域未來將如何發展?社團法人亞洲華人醫務管理交流學會與聯新國際醫院29日舉辦研討會,華管會理事長張煥禎邀請產官學分享數位健康的前瞻性觀點,包含健保署「家醫大平台計畫」、數位產業署「智慧照護數位帳戶機制」,及數位孿生運用於健康照護的可能性。

健保署推動數位升級 建構整合照護的家醫大平台

衛福部健保署署長石崇良分析台灣數位醫療與健康的現況指出,政府端的公衛與健保資訊系統待升级,醫院端則有資訊系統難以互通,此外,集團醫院雖推動智慧醫療有成,經驗卻難以複製到小醫院上,產業端則面臨取得研發所需資訊障礙重重,且商業模式尚待建立。

為整合資源、協力推動智慧監療與產業發展,健保署的數位升級計畫主要分為四大面向,包含透過虛擬健保卡與遠距醫療措施,打破健康照護圍牆,讓醫療不再侷限在醫院內,同時將建立健康資料生態系統、提升健保雲端系統效率,並提供個人健康紀錄(PHR)與健康存摺SDK應用的創新服務,為民眾賦能。

石崇良指出,為整合資源、協力推動智慧監療與產業發展,健保署正推動數位升級計畫。(攝影/亞洲華人醫務管理交流學會)

石崇良指出,為整合資源、協力推動智慧監療與產業發展,健保署正推動數位升級計畫。(攝影/亞洲華人醫務管理交流學會)

石崇良也提到,健保署也正計劃建構家醫大平台,期望整合醫院、診所、藥局、長照與居家的服務、資訊與財務,提供以人為核心的整合照護,提供民眾個人化的檢驗值分析、風險預測、異常管理與日常追蹤。

石崇良進一步說明,平台將先以第二型糖尿病(DM)、慢性腎臟疾病(CKD)、代謝症候群與癌篩為目標族群,從健保署資料庫分析對象需求與給付項目,再提供遠距醫療、基礎醫療、轉診與健康促進服務的全程照護管理,未來也將發展相關指標以增進照護品質。

數位產業署推「智慧照護數位帳戶機制」 照顧服務有價化

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署長呂正華指出,因應台灣照顧者量能不足問題,未來將導入「智慧照護數位帳戶機制」,推動照顧服務有價化,鼓勵照服志工、專業型照服人員等加入照服體系,並吸引有志者加入照服行列,可幫自己或親友累積末來受照服點數或兌換等值生活服務,同時促進照護產業與跨領域業者合作,發展新型態異業結盟商業模式,擴大智慧照護生態體系。

面對即將來臨的超高齡社會,呂正華說明,數位產業署的數位導入推動規劃的未來重點包含三個面向,包含透過數位科技提升照護品質與行政效率、降低技術使用與溝通門檻並促進智慧照護生態體系發展,期望減輕照護負擔、克服人力短缺並營造創新生態。

呂正華說明,數位產業署的數位導入推動規劃的重點包含透過數位科技提升照護品質與行政效率。(攝影/亞洲華人醫務管理交流學會)

呂正華說明,數位產業署的數位導入推動規劃的重點包含透過數位科技提升照護品質與行政效率。(攝影/亞洲華人醫務管理交流學會)

呂正華期望透過整合資通訊科技與醫材科技,打造被照顧者活動與健康的科技輔助方案,藉此提升照護量能,舒緩照顧者工作量與壓力,降低流動率等效益。

數位孿生智慧健康應用的未來想像

台大公衛系教授陳秀熙則介紹數位孿生(Digital Twin)技術應用於醫療保健的可能性,將數據及服務及診斷個人化進行整合,透過數位雙胞胎資料(Digital Twin Data)結合個體過去及即時資料,以AI數位雙胞眙模型得到分析結果,可模擬模不同種治療方式,選擇最佳方案。

陳秀熙指出,數位孿生技術也可以擴及智慧健康應用,如巴金森氏症患者的智慧照護,透過穿戴裝置即時發出預警通知照顧者,此外,也可擴及「精準營養」,納入個人代謝、基因、表型、微生物、免疫、行為健康等因子,讓專業人員利用數位雙胞胎模擬專屬的個人化營養飲食,管理疾病狀態,「跟生活結合,才能讓產業可以永續發展,而不止限制在醫療。」

「過去推展精準醫療還是不夠,民眾可近性受到挑戰,未來還需加強醫療動態性,而IoT等智慧健康技術可提供決策者不同情境之下的分析,做出最佳公共衛生政策,」陳秀熙説。

陳秀熙指出,讓智慧技術跟生活結合,才能讓產業可以永續發展,而不止限制在醫療。(攝影/亞洲華人醫務管理交流學會)

陳秀熙指出,讓智慧技術跟生活結合,才能讓產業可以永續發展,而不止限制在醫療。(攝影/亞洲華人醫務管理交流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