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長照司推估,今年6月底台灣失智人口達31.8萬人,2025年更將達到36萬,面對超高齡化社會,透過政策與科技工具,建構從醫療到社區單位的連續性失智醫療照護體系,成產官學共同關注議題。
衛福部次長李麗芬、長照司長祝健芳、新北市衛生局長陳潤秋、台大雲林分院院長馬惠明、彰化基督教醫院失智中心主任王文甫19日在銀髮失智照護論壇分享失智症的政策走向與地方創新作法。
提升失智照護服務涵蓋率 長照司補助上傳CDR資料醫院
長照司長祝健芳報告失智症政策綱領成果。(圖/戴淨妍)
目前失智照護政策採取以社區為基礎的分流連續性照護,主要方向與計畫包含「失智症政策綱領」與「失智照護服務計畫」,長照司長祝健芳報告失智症政策綱領成果指出,截至今年6月底失智症獲得診斷及服務人數達24萬人,推估今年6月底失智人口為31.8萬人,2025年為36萬人。
祝健芳指出,長照司將健保就醫資料與與失智照顧計畫資料勾稽後發現,31.8萬失智人口中,約15萬人未接受到政府的失智照顧服務,其中大約9成都是在設有失智共照中心的醫療院所就醫。
為了讓這15萬人能銜接失智照護服務,除了要求醫療院所將確診個案通報至共照中心,長照司原先與健保署研議,希望要求醫師申報健保給付時同時上傳CDR分數,但遭遇阻力,因為部分醫師可能使用的是MMSE等其他量表工具,因此,長照司現階段先以計畫形式,用長照基金補助願意上傳新個案CDR分數的醫療院所,一筆資料約補助100元。
祝健芳說明,長照司接下來的目標為2025年達成友善台灣777.即患失智症人口有7成以上獲得診斷及服務、失智家庭照顧者有7成以上可獲得支持與訓練,民眾有7%對失智有正確認識及友善態度。
提供連續性失智照護 科技打造創新服務模式
王文甫以彰化基督教醫院經驗闡述「全面性失智照護」課題。(圖/戴淨妍)
王文甫以彰化基督教醫院經驗闡述「全面性失智照護」課題,提供不間斷的嶄新醫療照護系統,包括人文關懷、問卷調查、人才培訓、雲端護照等四大面向,打造培訓長照失智人才搖籃。
其中,「失智症雲端護照」連續性照護創新服務方案,是彰基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科技大學的合作成果,提供個案、照顧者與共照中心提供共享決策討論平台,王文甫指出,失智症雲端護照顯著提高個案管理師早期發現個案/照顧者所需的照護目標。
失智症雲端護照為國衛院「建構失智症創新醫療與照顧體系」計畫的其中一項成果,王文甫說明,此項計畫希望透過腦部影像學、基因體、心理學測驗建構高危險型世代監測,找到失智危險因子,並串聯失智共照中心,透過穿戴裝置、虛擬實境心理師等應用,形成連續性的評估及監測,建立台灣失智照護典範。
計畫集結了彰基、高雄醫學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中山大學,高雄科技大學、高雄大同醫院、桃園長庚醫院、台達電子與華碩電腦,建構從醫瘵到社區單位的連續性醫療照護系統。
串聯基層診所 打造失智友善守護站
新北衛生局長陳潤秋則分享新北失智友善城市的作法,包含推出「及旱發掘-失智守護站」,串聯新北的中西牙醫、社區藥局等基層醫療單位,與各級學校、社區組織、商家與警消共1672個單位,加入新北友善守護站,建立社區篩檢與基層轉診的綠色通道。
新北衛生局長陳潤秋則分享新北失智友善城市的作法。(圖/戴淨妍)
另外,新北也打造多項失智智慧科技與創新服務,包含參考從國際經驗,在平溪區打造「新北不老長智」,成為第一個在2022年率先達成777的行政區,以及健腦巴士服務,在今年升級為樂活健腦巴士2.0,到偏鄉早期發現失智病患,協助失智者進入治療與照護體系。以及「失智症社會處方箋」的新型態跨域整合服務,與文化局合作推出全齡藝術樂活計畫、與鶯歌陶瓷博物館合作推出復能小旅行計畫。
馬惠明則講述身處雲林偏鄉醫療嚴重不足的狀況下,院內的失智症共同照護中心結合雲林縣政府與民間資源,篩檢失智症並建立失智據點,讓偏鄉長者也能快樂共老。
喜歡這篇文章嗎? 加入會員 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