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厚生勞動省近日已批准阿茲海默症治療藥物「Lecanemab」的生產和銷售,多家媒體於8月22日同時報告了這一消息。《每日新聞》在指出副作用和價格等問題的同時,也注意到了相關人士的想法,他們認為,「我不否認,但藥物並不是唯一的光源。」
淺川澄一(前日本經濟新聞社編輯委員會記者)指出,這是一篇好文章,其中包括日本認知症人士工作小組代表藤田和子的話,她強調了「在家、社區和社會中活動」的重要性,「我與藥物依賴劃清界線。」
新聞中對於出生人數的報導有分歧,而出生人數是社會安全政策的核心。初步數據顯示,日本上半年出生人口37萬人,年減3.6%。厚生勞動省於8月29日宣布了這項消息,隔日多家報紙進行了通報。
《朝日新聞》的「最低出生人數更新」和《每日新聞》的「上半年出生人數37萬」都將其視為2欄小標題。作為回應,《日本經濟新聞》補充了對今年的一個非常有趣的預測,標題是「今年人數將降至70萬以下,並且有加速的風險」。文章強調,與出生人數直接相關的結婚人數下降7.6%,並創建了一篇帶有表格的詳細文章。
淺川澄一表示,雖然官方的出生人數,要等到排除外國人的最終統計後才能公佈,但我們還是可以做出預測的。《東京新聞》以3欄標題回應了讀者「全年最小更新率」的要求。只有當媒體對標準公告的內容進行自己的解讀時,它才會成為新聞。
《讀賣新聞》4日重點報導了長期照護保險制度的下一步改革。為了「加強保險負擔」,政府提議將負擔增加20%,並將保險費提高到9級或更高。他想請大家再次確認一個事實,即一半的市政保險公司已經為高收入者設定了9個或更多的水平。
8月24日,《日經新聞》報導了到宅護理的現狀,重點報導了已決定推出的「複合服務」。針對「13%的護理人員年齡超過70歲」,標題是「即使是上門護理,老年人口也在增加」,清晰易懂。
當照顧老人變得困難時,對老人的照顧就變成了臨終關懷。畢竟,《日經新聞》在8月20日以「臨終關懷型住房激增」為標題詳細介紹了這一情況。3大上市公司競相佈局,設施數量3年增加2.7倍。這些都是對家庭和設施至關重要的緊迫問題。日經指數的大幅下調引人注目。
3日,朝日新聞《GLOBE》對世界各地安樂死現狀進行了長達3頁的調查。該片講述了加拿大妻子透過居住在加拿大的日本人選擇安樂死的過程。它還介紹了荷蘭和葡萄牙的安樂死運動,並指出日本也有「改進立法的運動」。然而,以「需要尋找最佳死亡」作為結尾有什麼意義呢?問題仍然存在。
(編譯:創新照顧編集長李全賢;資料來源:高齡者住宅新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 加入會員 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