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瑩慧專欄】高齡化社會的跨世代共融—從宜蘭的一個社團法人談起

【巫瑩慧專欄】高齡化社會的跨世代共融—從宜蘭的一個社團法人談起
2024/01/25

我們在生命中如何傳達所謂的「愛」,不論是對家人、親朋好友,甚至於是鄰里社區或社會上有需要的人,而且持之以恆,將個人的力量結合家庭和社區,一同發揮大家一起好的理念,這就是社團法人宜蘭縣光塩生命關懷協會成立16年來持續努力的目標。

協會的三部曲是: 1.民國96-99年是做中學,學中做的探索精神。2.100-103年開始資源整合運用、深入學習和深耕服務。3. 104年至今在社區推展走動式的愛,串聯宜蘭縣更多的社區夥伴。而協會的六個服務面向分別是單親與外配孩童的課後照顧和輔導、青少年才藝品格和自我探索、社區及部落親職教養和親子活動、社區及校園性別平等和家暴宣導、社區婦女守護天使與志工培訓、青少年志工與領袖培力訓練。

由這六大面向服務發展進而關懷社區據點長者健促活動、代間/青銀共學、培力志工,及相關靈性照顧與認知活動帶領技巧,期盼提供在地的長者初級預防照護服務,提昇社區及老人快樂能量。以落實「在地老化、健康老化、快樂老化」之在社區養老、終老概念。以下我們就分階段來看歷年來的相關服務和活動。

階段一:做中學,學中做的探索精神

發願的源頭,其實在民國88年協會創辦人林秀錦大兒子小學時就已經開始。當時,她擔任故事媽媽。看到小朋友在自我認知和情緒管理的不足,尤其是來自弱勢家庭的孩童。所以邀請志同道合的媽媽們進行培訓,而後組成志工隊。從校園中服務有需要的孩童開始,然後擴及包含隔代教養、單親、外籍配偶和有風險的家庭。

林秀錦個人獲得105年社區關懷據點第二屆金點獎的個人領導獎(圖片來源/林秀錦)林秀錦個人獲得105年社區關懷據點第二屆金點獎的個人領導獎(圖片來源/林秀錦)

所以協會在96年正式成立時,他們已經有了一群受過訓練和參與實際服務的志工媽媽團隊,以傳愛的精神,在繪本導讀和創作劇本演出中,透過教育、體驗、敬老等不同的方式,幫助孩子建立正向的人生觀。也帶領他們去關懷弱勢族群和老人家。許多隔代教養的爺爺奶奶,都非常感恩的回饋他們看見了向善的孫輩。

階段二:資源整合運用、深入學習和深耕服務

帶領社區中的長輩去學校或社區交流。活動中,有新住民的家庭、弱勢家庭、隔代教養、單親或三代同堂等不同族群,大手牽小手,進行快樂的共融。以七賢國小的案例,長輩表演書法,青少年彼此互動,一起製作道具,讓户外的槌球變成好玩的室內活動,鋪陳小孩跟890歲的阿公阿嬤一起安全的玩。

秀錦的先生是咖啡達人,所以也義務加入協會的陣容。協助培力單親及新住民咖啡技藝能力,並結合世界展望會,去關懷部落中隔代教養的孩子。這幾年也跟財團法人秀春教育基金會合作,為國中生比較不愛唸書或者是在學校有一些情況的學生,開一些技能課程。這些活動中的共通性就是運用先生的專長來教授咖啡的相關知識與技能,並且跟這些青少年聊聊情緒的處理,以及如何和家中與社區的長輩應對。

另外,民國100年協會在據點成果展時,以30位的祖孫街舞,帶領1,000位社區據點夥伴與長者一起共跳祖孫活力大會操。協會自96年開辦至今,結合公部門、學校、醫療院所、企業與民宿業者、教會、社區據點等近150個單位,在宜蘭的12個鄉鎮,辦理「阿公阿嬤相招來逗陣」祖孫共學、青少年自我探索、親職教育與親子活動及志工培力等課程。內容包括了祖孫創意走秀、青春街舞、創意生命手工書、長青平衡班、長青體適能闖關與檢測、健康促進培力、據點經營策略與中高齡人力運用等,至112年共服務129,445人次。這些都是透過各種年齡層和單位的共同努力,去增進天倫間良善的滾動。

階段三:在社區推展走動式的愛

協會從辦理兒童教養、關注弱勢家庭、推展社區教育、辦理長者健康促進和人才培育,都是在高齡社會中,尋求相關人力和資源,在社區紮根。不論是舊據點的輔導或是新據點的增設,都是以增進長者的身心健康和提升服務品質為主軸。透過人員培訓和模式運用的分享,讓每個社區的人去思考他們可以怎麼做。也讓凝聚的夥伴,更落實符合在地需求的服務和增添地方串連的動能。

延緩失能的課程,可以看得到長輩一開始總是說沒辦法、動不了、跟不上節奏等藉口。但是只要能給他們彈性的休息和不斷的鼓勵之後,腳力就逐漸好轉。用毛巾操、平衡訓練、設計教具教案增進認知功能和兼具活潑與趣味性,提升長者的注意力、方向感和團體的愉悅。當他們在體能、心境和人際互動改善後,也會增加認知功能的提升。

有一個A長輩,原先心智反應比較遲鈍,但是上了半年課之後,會回話、眼神也比較有光彩,據點的長輩都說A變得聰明有元氣了。還有一位在大腦保健課程的長輩,剛開始目光無神,每天都在昏睡,總幹事還要每次打電話叫他起床來上課。但是持續之下,他慢慢的從害怕和退縮,變得樂意參與。

在志工和種子教師的培力方面,也陸續看到許多年輕人的加入。透過青春的活力和創意的激發,讓他們可以把很簡單的一些認知的活動和遊戲或教具,帶回去自己的社區服務長輩。

協會最初從學校故事媽媽的培訓開始,就希望以光和塩,這兩項生活中最不可缺的要素期許,去實踐「愛、關懷、分享」的核心價值。當有更多人認同這樣的理念,就能逐漸累積人力和資源作為後盾。同時跨越宗教和族群,以全人的視角去服務,真正促進社區不同的世代和居民的共融。協會也屢屢受到合作單位、當地政府、衛生福利部和內政部等的肯定和獎勵。如99年獲得內政部「暑期保護少年-青春專案」評鑑優等;99-105年獲得宜蘭縣「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特優等成效。

三代同堂祖孫趣味活動-代代相傳。(圖片來源/林秀錦) 三代同堂祖孫趣味活動-代代相傳。(圖片來源/林秀錦)

活躍老化的新思維

近幾年協會也致力於社區據點志工講師培力與第三人生的推展,期盼藉由中高齡人力開發,來遞補照顧人力的缺口。未來志工的培訓,會持續盤點據點中高齡族群。讓他們發揮原有的職場專業、經由課程開發潛能和技藝能力、或者是繼續進修領取證照和資格,為自己或是家庭開創不同的機會。如此更能有效運用於據點課程,並吸引更多同齡者加入行列。也希望未來可以在社區據點的經費中,對常態性支援的志工講師們提供一些實質的回饋。

111-112年據點培力主軸如下表,共計114場次,效益3,826人次(111年:46/1,584人次;112年:68場次/2,242人次)

 課程名稱

課程內容

據點互助共榮經營策略

1.據點經營概論

2.據點經營走透透

1.服務模式與志工運用管理/單位分享與分組團討/經驗傳承與交流

2.績優單位觀摩參訪-多元報到、健促課程、餐飲運作與志工運用規劃

3.經營策略分組團討-迷你心智繪圖

數位優化應用

1.據點平台登打

2.經費規劃與核銷能力提升

中高齡人力開發與運用

1.老人心靈照顧與情緒紓壓

2.溝通技巧與團隊形成

3.服務敏感度舞-【與失智共舞】舞台劇

4.耆老志工人力開發與運用

5.耆老志工講師技藝傳承與拍攝 

創新方案培力與帶領

【專職人力/志工講師及專業講師培力】

1.認知活動設計與帶領技巧

2.創意手工書與團體帶領

3.長青團體活動設計

4.銀髮體適能活動

5.居家防跌與運動訓練

6.舞步編排與肌力平衡訓練

7.代間/青銀共學創新方案

8.教案形成演練與實習團督

成果發表會

透過蒐集彙整與統計分析辦理成果發表會,以完整呈現社區據點專業課程學習成長歷程紀錄,期經由成果分享與交流,活絡社區間互助關係,強化社區據點凝聚力,有效拓展社區創新量能,達成社區據點服務加值,促進據點經營的永續發展。

 

協會辦理創新方案與帶領-邀請專業講師為志工培力。(圖片來源/林秀錦)協會辦理創新方案與帶領-邀請專業講師為志工培力。(圖片來源/林秀錦)

112年,協會新推展了耆老志工講師。也就是說65歲以上,已經穩定的在社區據點當志工一段時間,而且具有合適能力的長者。安排他們擔任手作、外語、廚藝、藝術、音樂、運動等課程的教學,目前已經錄影製作16位耆老志工講師技藝傳承影片。這些積極翻轉高齡和活躍老化的思維,不但可以增進社區長者的參與,同時提升據點服務的質與量。成為促進青銀互動、串聯資源網絡、強化族群互助、鼓舞生命故事的「社區共融」。

成果發表會完整呈現社區據點專業課程學習成長歷程紀錄,強化社區據點凝聚力(圖片來源/林秀錦)成果發表會完整呈現社區據點專業課程學習成長歷程紀錄,強化社區據點凝聚力(圖片來源/林秀錦)

社團法人宜蘭縣光塩生命關懷協會從服務小學生和其家庭的層面開始,一路看到社區和部落裡不同屬性的需求,而拓展到青少年、婦女和長者等跨世代的族群。也讓大多數被關懷的人,在感受到愛之後,分享和傳達給其他有需要的人。這種施與受的轉化,更增進了彼此生命的意義,以及社會的和諧和包容。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雜誌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