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戴玉琴 臺灣基督教門諾會醫療財團法人門諾醫院長照部主任、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長期照護政策小組委員
因應國家政策推動101年開始本機構於原鄉開辦衛生福利部「山地離島社區化長期照護服務體系試辦計畫」,延續105年長照2.0推動第一波執行B、C級試辦計畫單位,持續至ABC社區整體照顧體系推動迄今,近幾年透過長照服務體系快速成長,相較長照1.0居家式長照服務於偏鄉可近性確實提高,但因為社會結構條件等限制下,在原鄉社區及機構式長照資源分佈及建設上仍有所不足。因山地地區遼闊,交通不方便,一般經濟及就業情況較差,醫事及長期照護專業人員確實相較都市羅致不易。
長期照顧政策框架下,在不同地域、族群、文化形塑,個案在服務需求上本來就有不同的服務面貌,例如:布農族是以家族為遷徙民族,而「舅舅」具有代表家族權勢與決策之能力,實務訪視中處理個案長照服務問題需要討論決策,在部落裡常常就會發現「舅舅」會參與討論甚至給意見,長照服務特別談個案「隱私問題」,長照評估人員會請閒雜人等先離開,只留個案父母親、配偶或小孩...等,但在布農族文化照顧社會結構中「舅舅」身分是具有權力了解個案相關照顧脈絡,協助處理個案相關照顧甚至決策,實務中碰過專業人員請「舅舅」先離開,在文化傳統習俗上這是一件非常沒有禮貌及不被尊重的事,所以在原住民族服務區域中必須先理解各族部落的社會關係、文化、生活樣態...等傳統習俗,充分掌握各族群文化的差異性,考量在地的照顧資源與環境,同時應尊重族群的文化獨特性,才可能發展貼近長者的文化照顧。
在原鄉長照實務服務過程中我所感受到,受照顧者不僅僅是日常生活照顧或身體功能的復能的需求,靈性照顧更是重要的一環。然,個案文化背景、家庭及部落社會結構與條件及過去歷史經驗的種種差異下,在提供照顧過程中確實必須融入受照顧者的文化元素,理解及尊重其原來生活文化,才能使照顧更貼近受照顧者的需求,使受照顧者身、心、靈真正獲得安適,提供有溫度的服務,其中「部落的家」、「土地」和「飲食文化」跟部落長者有著高度內在安適很重要情感連結。
原住民族不同族群具有不同親屬制度、從過去歷史演進不同族群部落也有在地的照顧模式,例如:對原住民長者來說「共食」除一起吃飯之外,更重要的是透過共食發展為互助和分享之機制,同時透過彼此社會互動、關心,降低長者在部落生活的孤獨感,所以針對部落長者如果符合文化健康站之服務對象就會進行轉介。瞭解阿美族食用野菜的特性就可以更具體進行飲食衛教達到慢性病控制之目標,例如:阿美族祭典或過年必吃佳餚的黃藤心富含纖維質有助通腸及降低血壓等功能。居家服務員在陪伴服務過程透過傳統歌謠、織布達到長者內在深度靈性照顧的陪伴。
「長期照顧服務法」在機構管理上都明確指出,「文化」在長照照顧體系的服務的重要性,偏鄉因為人口外移嚴重,容易遇到照顧人力有跨文化照顧之情形、多年在原鄉部落工作,讓我體悟長照體系服務人員必須具備「文化謙遜」之特質,文化照顧之知識學習一年僅靠一個學分難以累積照顧之敏銳度,必須回到在地跟長者學習及瞭解部落文化照顧全貌,透過部落頭目、耆老、教會、文化健康站...等部落體系,特別是服務過程跟部落長者交談中累積相關文化照顧能力,再轉譯為符合受照顧者之照顧方式,才可能真正使個案得到尊嚴照顧,降低服務過程受照顧者內在心靈上傷害,延續生活品質。
作者戴玉琴為臺灣基督教門諾會醫療財團法人門諾醫院長照部主任、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長期照護政策小組委員。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雜誌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