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能治療助攻長照3.0 打造10分鐘照顧圈,提升照護品質
隨著台灣高齡人口快速增加,長照3.0強調的10分鐘照顧圈,讓長者能夠就近獲得專業的照護與復能服務。然而,許多長照機構受限於財務與人力配置,難以聘請完整的專業團隊,所以臺灣職能治療學會建議,可透過職能治療所支援進駐機構的模式,達到專業服務的延伸與普及。(閱讀更多)
鐘點移工針對重度失智等族群加費 勞動部:合理安排非歧視
中央社報導,勞動部鐘點移工計畫遭雇主團體批評,部分單位針對重度失智等加費是歧視,勞動部今天回應,困難照顧服務加計費用為合理安排,並非歧視或剝削,也強調計畫未超出市場行情範圍。
數發部助攻產業AI化 林宜敬:AI應用為健康照護帶來全新可能
工商時報報導,數發部數產署8日於台南沙崙綠能科技示範場域舉辦「2025年產業AI化交流及媒合會DEMO DAY-健康照護」活動。數發部次長林宜敬表示,台灣今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已占總人口20%,健康照護需求大幅提升,面對人口結構轉變,AI創新應用為健康管理、診斷、醫療及照護系統帶來全新可能。
國健署聘營養師照顧長輩健康 明年預計達190人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報導,為了讓銀髮族更為健康,國健署布建社區營養中心,並聘請社區營養師照顧長輩營養,國健署表示,今年(114年)持續擴大營養師聘任,希望明年可達到190位,並逐年增加到390人。
延伸閱讀:慢性病照護新世紀:慢性病照護從吃做起 開拓新興的飲食市場
嘉市以創新科技打造智慧觀測系統 守護獨居長輩
中央社報導,嘉義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去年中升級「長者照護智慧觀測服務系統」,透過創新科技守護獨居長輩的居家安全,只要按下一個按鈕便可同時發送20支電話,確保求救電話不漏接。
延伸閱讀:「元創電子長者照護智慧觀測服務」 嘉義市啟動科技智慧養老新紀元!
溫暖嘉居啟用 推智能情境體驗
中國時報報導,高齡社會輔具需求增大,嘉義市輔具資源中心7日於再耕園啟用,展示各式輔具與智能設備,讓身心障礙者、失能長輩與照顧者親身體驗輔具,並有「溫暖嘉居」智能情境體驗空間,更導入聲控、觸控等智慧科技,讓需求者實地了解如何運用居家智能輔具減輕照顧負荷。
延伸閱讀:【張詠家專欄】長照給付制度變革 輔具3大疑問怎麼解
「南榮樂活學苑」社區整合式照護 讓銀髮族活躍老化
自由時報報導,高雄榮民總醫院台南分院(簡稱高榮南院)推動健康老化,成立首創南部社區整合式照護「南榮樂活學苑」,9日揭牌。學苑秉持「Tiger」5大核心精神,為高齡者提供全方位的健康促進課程,延緩老化、提升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超高齡社會的照顧解方-從社區到居家 整合醫養護發展全人服務
北醫大導入科技VR 360度模擬臨終照護場域情境
聯合報報導,醫療場域突發事件多,尤其當患者因病情急轉直下時,醫護人員要馬上進入「臨終照護」模式,對資淺的護理人員來說,是一大考驗。台北醫學大學近期拍攝一部360度「臨終護理」VR影片,運用科技擬真教學,北醫大護理學院院長蔡佩珊表示,影片內容讓使用者有身歷其境的感受,也讓學生為臨終照護做好準備。
延伸閱讀:靈性照顧論壇|生死學靈性照顧論壇 面對死亡不再焦慮
人口老化…離島空中轉診案數 創7年新高
聯合報報導,離島醫療需求持續攀升。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統計,去年金門、馬祖、澎湖、綠島、蘭嶼五離島空中轉診總件數達三五○件,較二○一八年的二二六件成長逾五成,創下七年新高,空中轉診量增加分析與高齡化共病多,易引發重症、在地醫療資源不足有關。而航空護理師培訓不易、月薪約四點五萬元難留任,成離島醫療隱憂。
網癮銀髮族 多遭詐才確診
聯合報報導,網路成癮患者不分老少,健保署統計,110年因網路成癮就醫的60歲以上民眾共22人,113年人數則為78人,年逾80歲者竟有22人,而這些高齡患者處境可憐,多半被詐騙集團鎖定,財產盡失,子女發現後,陪同就醫,而被確診。
延伸閱讀:【亞大健管專欄】應用新型態遠距互動 對抗高齡孤獨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