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有奇怪的人站在我面前!」「這是幻覺,有時我做夢也會出現,不用擔心喔!」這是東京大和診所(やまと診療所)醫師水野慎大在進行居家醫療時與長輩的對話。醫師耐心地聆聽,並解答他的疑惑。
醫師旁一位年輕的PA(醫療助手)大谷竜,他正在將兩人的對話紀錄持續謄打在電腦中。日本有PA(Physician Assistant,醫療助手)制度,他們會倆倆一組跟著一位醫師執行居家問診,但不從事醫療行為。
居家醫療與安寧領域在日本逐漸獲得重視,大和診所的(網站)首頁標榜「創造一個社會環境,能如己所願,於自宅臨終」,醫療機構直白講述著「死亡」,相當罕見。
隨著「自宅臨終」的風氣漸盛,社會觀念也有所改變。從2013年至今,大和診所開業7年間,使用居家醫療病人約1000人,今年至6月底自宅臨終者達341人。此一成績在日本相當不錯,因為目前超過300名個案的居家醫療院所不到10家。
如此傲人的成績來自PA支援。PA的發源地是美國,他們具有國家認證資格。在醫師的監督下,進行手術輔助或診斷、治療計畫立案、藥劑處方處理等。日本在進行醫師的勞動風險改革,訂立PA和推動執業護士制度(Nurse Practitioner,NP,註1)一樣,在訂立制度時受到強烈反對。
推動教育訓練 非醫療背景也能擔任PA
大和診所院長安井佑在美國霍普金斯大學進修時,了解PA與醫師在心臟手術的協作過程,由PA先進行心肺相關準備程序,再由主治醫生操刀處理,這種專業分工模式極具效率。
安井先生在開院隔年就進行「日本型PA」育成計劃。製作一本精實的培訓手冊,不斷調整和測試教育訓練內容,其中不限任何資格都可以參與PA養成計畫可說是突破性的創舉,素人、非醫療背景者也歡迎參加。
PA大谷先生就是位轉職者,在已經完成培訓的35位PA中,有的之前是居酒屋店長、補習班的營業員、在熱帶魚店工作、3C店員等。他們都對醫療、介護等專門領域學習都是從零開始,安井院長認為:「溝通力及性格才是最重要的!」
PA紀錄患者與家族的談話,或是醫師診察中的問題,有助於醫師治療與診斷。水野醫師也說:「有些跟患者較難啓齒的問答,可藉由家族方得知,這是很大的幫助。」此外,PA也擔任醫師與照管、居家照服員等行政或業務聯繫的橋梁。
其中,診療交談的會話能夠如實的記錄下來,在居家看診前醫師能從「會話錄」中了解患者的日常生活,這是一般居家診療不會做的事。
在大和診所有豐富執業經驗的「アーチクリニック」的關根一主任認為,居家醫療與醫院治療的目的不同,居家醫療可以支援每日生活,是相當好的方式。透過PA協助,醫生能夠真切聆聽病人/家屬意見,讓病人「能過得自己喜歡的生活」,完成「自宅臨終」的願望。
註1:執業護士(Nurse Practitioner)在美國體制中,又被稱為護理醫師,介於臨床醫師與看護人員之間的中間角色,可以做部分的診斷或治療。
(編譯:安可人生編集長李全賢;資料來源:高齡者住宅新聞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