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失智友善城市 普及服務、全市守護——專訪台中市衛生局局長曾梓展

打造失智友善城市  普及服務、全市守護——專訪台中市衛生局局長曾梓展
2020/10/05
作者/專欄

台灣失智人口推估超過29萬人,其中7成為輕度、中度患者,超過6成為無失能或輕度失能,更有不少潛在個案尚未被發掘,因此,失智照護更需要社區、民間交織成緊密的照護網絡。推估有2萬9千名失智者的台中市相當積極,不僅結合跨局處資源、多管齊下擴大失智篩檢範圍,也加強民眾對失智症及照顧服務的認知。

成立愛憶軍團 打造失智照護網絡

失智照護不易,發掘失智個案更是難上加難。「服務量能遲遲不容易打開,主要是認知不足,當事人沒察覺,家屬也不願承認,沒意識到自己有失智,就不會接受服務、進行調整。」台中市衛生局局長曾梓展認為,唯有普及大眾對失智症的認知,才能對症下藥。

台中市早在2019年便成立「失智照護網絡工作小組」,將失智友善列為跨局處工作項目。台中市衛生局將失智症狀、用藥、照護資源及轉介流程等製作失智識能素材,分送給照管中心、A級單位、C級單位、失智據點、衛生所、警察局、派出所等,希望將失智症的認知輸送到社區服務的最前線。

除了公部門,台中市7月也宣誓成立「愛憶軍團」,結合台中市政府各局處及所屬志工團體、大專院校、醫療院所、婦女防火宣導隊及店家等友善組織代表,希望以點、線、面攜手打造失智守護網絡。

失智友善城市 - 創新長照雜誌
台中市政府衛生局局長曾梓展,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曾任耳鼻喉科醫師、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榮譽理事長。圖 / 台中市政府衛生局

多管道發掘潛藏個案 警局也加入

聊起前陣子才有大學教授的失智母親在台中走失成為新聞,曾梓展也指出,他們最近發現失智長輩走失為照顧者最憂心的議題,因而與人民保母「警察局」合作,善用警政單位為台中找出潛在高風險失智個案的第一道防線。

透過與警察局合作,台中市衛生局將每月走失紀錄的個案名單轉介給各失智社區據點。由工作人員主動到家訪視、關懷,若徵得個案同意,再轉介給失智共同照護中心進一步診斷,並接受失智社區據點的延緩失智課程服務。

從今年8月開始,台中市衛生局也邀請醫師走入C據點長照站,以AD-8失智症極早期篩檢量表,為據點長輩及週邊社區民眾進行初步失智篩檢,若有疑似個案再轉介至失智共照中心,目前已有37個C據點有意願接受篩檢。

除了早期發掘,台中市衛生局也積極增強並普及照護量能,讓失智者與照顧者能就近獲得照顧資源,預計明年將擴展為10處失智共照中心、40處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台中市衛生局也正積極鼓勵民間單位共襄盛舉,尤其針對資源不足的區域提供服務。

首創年輕型失智社區服務據點

台中市近期也首創全台第一家年輕型失智社區服務據點,由財團法人向上社會福利基金會成立「向上清活小屋」,由於社會對於年輕型失智的不了解,照顧資源也相對匱乏,雖然全台中僅有大約600名年輕型失智者,但這也是關注到多元失智照護需求的重要嘗試。

「50歲跟80歲發現失智的做法不同,80歲的失智者,侵入型治療越少越好,若不到50歲,就需要積極作法。」曾梓展指出,失智症發病年齡越早,得重視其與職場、原有生活的連結。年輕型失智社區服務據點主要服務30至64歲的失智症者,除了延緩失智,因為大多仍在職場奮鬥、有經濟生計需求,得重視自我參與能力的建立。每週營運2天的向上清活小屋,由工作人員跟失智症個案、家屬一同討論次月活動設計,種種獨特的「首創模式」,也讓台中打造獨步全台的照護模式。

從前期預防、早期發現失智個案,到多元的友善照護模式,台中市正大步朝向失智友善城市的目標邁進。

想了解更多照顧科技趨勢,敬請參閱第9期創新長照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