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老盟)今(6)日舉辦「2019社區式長期照顧成果觀摩暨學術發表會」,促進社區照顧服務實務界交流。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全台的社區式長照服務包括328間日間照顧中心、51家小規模多機能以及12間團體家屋。
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致詞時表示,去年開始長照政策有許多跳躍式改變,但「在地老化」精神不變,政策方向仍首重讓老人健康老化、預防失能、發揮剩餘價值,讓長輩有所依靠的觀念也應該轉變為協助「自立生活」。
長照3.0協助住宿機構提升品質、可近性並減低價格
陳時中指出,目前住宿式機構可提供11萬床,卻僅8.5萬人入住,原因是受限於品質、可近性與價格,因此政府將規劃協助住宿式機構提高品質、減輕住民負擔,並獎助偏遠地區佈建公共化長照機構,「我們不是為了鼓勵大家入住機構,而是提供有這樣需求的人必要協助」,陳時中指出,衛福部並未放棄在地老化、延緩失能。
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周道君也說,目前政策開始協助住宿式機構,但仍希望與社區現有服務整合,鼓勵機構融入社區。周道君指出,根據106年老人狀況調查,不少高齡人口對長照服務的認識仍侷限於居家服務,但居家服務不容易增加長輩的「社會參與」,應該讓有外出可能性的個案使用社區服務或兼用居家及社區服務。
社區式服務困境與對策
周道君分析,社區式服務現有日照中心服務規模不足、日照中心設立空間取得困難以及失智團體家屋設置成本過高等三大問題,對此,衛福部鬆綁日照中心設置量能,並以前瞻計畫挹注活化公有閒置空間、簡化日照設立的消防安檢、土地地目變更等流程,並探討將失智團體家屋納入長照給付的可行性。
為鼓勵與協助社區式長照服務,衛福部將提供實務輔導協助、強化地方政府跨局處溝通,並加強資訊系統服務。在實務輔導方面,預計提供空間與經營的實地輔導、出版「日照經營與管理指南」及「社區式長照機構設立操作手冊」等工具書以及舉辦各地宣傳說明會。而各地設立日照機構常在消防、建管等環節遇到困難,因此,衛福部將督促各縣市政府跨局處協調、以「一站式服務」概念為努力方向。
另外,衛福部今年也大幅度改造資訊系統,除了目前已上線的長照個案服務管理系統、長照機構及人員管理系統,本月也將推出長照服務費用支付審核系統,也開放各服務單位的自用系統與衛福部系統介接。此外,1966客服專線明年也將推出整合系統,未來可望連接個管系統、可直接評估與開案。「被照顧的人越來越多,我們管的事情也越多,需要資訊工具協助管理。」周道君也感性指出,在新的給支付機制底下,投入服務者將會越來越多,他也勉勵社區式服務者可善用資訊系統好處,提升管理效率、改變管理思維。
四大主題:特色照護、創意行銷、空間規劃與學術研究
在輔導社區式長照服務擴點的經驗中,老盟看到許多極具創意的長照服務,也聽見不少服務單位營運中遇到的困難。為此,老盟針對特色照顧模式、營運與創意行銷策略、空間規劃設計與相關學術研究等四項舉辦徵件活動,並選出優秀案例,希望能促進業內交流。
像是強調友善失智的耆老林健康有限公司,將建物一樓規劃成公共空間,可以喝茶、寫書法跟聊天,也為長輩保有獨處空間的小客廳、心靈室。
台南市基督教青年會(YMCA)從日照轉型小規模多機能,透過行政(社工、幹部)人力與照服員一同輪值夜班,克服員工夜宿服務的恐懼,並以一週2至3天的日照服務搭配居家服務,以不同類型的服務滿足長輩多元的需求。
嘉義基督教醫院的大齡食堂則落實「高齡再就業」,讓C據點長輩實際參與備餐、點餐、送餐等餐廳營運,營運至今2年多,更從餐廳供餐拓展至外送便當、外燴等,長輩可選擇以現金方式領取薪資,或累積出國基金,由照服人員帶長輩出國玩、去離島交流。
歐品康志業在基隆6社區試驗2年多,以AI與物聯網應用,結合社區活動資訊、健康量測、遊戲地墊等,為社區組織找到新的數據分析、健康促進服務模式。
老盟秘書長張淑卿說,不用追求別人的好,國內許多做得不錯的組織,應該也要將好的成果表現出來,也希望目前量能較少的小規模多機能跟失智團屋,能夠盡快成長。中華聖母慈善社福基金會執行長黎世宏也說,各單位應該把自己的好服務大方分享出來,讓社區式長照服務「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