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長照第一線 多語言文宣、實作協助外籍照護人力共同防疫

守住長照第一線     多語言文宣、實作協助外籍照護人力共同防疫
2020/03/18
作者/專欄

為因應此次新型冠狀肺炎,長照單位被視為重要的防疫前哨站,截至今年1月底,全台有24.5萬名家庭看護工、15,264名養護機構看護工,這些外籍照顧人力所扮演的角色不可小覷。

因境外移入案例快速成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於今(3/18)早宣布非本國籍者一率限制入境,外籍移工不在此限,但入境後須居家檢疫14天,並規定雇主得提報「入境移工居家檢疫計畫書」,要求提供移工居家檢疫住宿地點資料、機場至住宿地點的交通規劃,避免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而針對原本在國內的外籍移工,勞動部推出「期滿續聘、國內承接及暫不返國」3項措施,可為工作期滿的移工申請延長每次3個月,建議雇主與移工協商延後或取消返國休假,針對取消機票等費用損失,勞動部也將以就業安定費支應補償。

此要求對於長照機構也有影響,台北市私立貴族老人長期照顧中心督導張妤安提及,單位裡剛好有外籍照服員4月初將到職,臨時接到通知需居家檢疫14天,幸好宿舍內原本備有隔離房可機動性使用。清福養老院則與仲介協調,尚未到職的外籍照服員先在他處隔離,期滿後再向機構報到,降低風險。

貴族老人長照中心善用院內電梯當資訊平台,張貼英文、越南語的防疫文宣。(圖片提供/張妤安)

公部門、仲介單位也會提供、轉發多語言疫情資訊給機構雇主參考,貴族老人長照中心善用院內電梯當資訊平台,張貼英文、越南語的防疫文宣。張妤安表示,實作與現場監督、指導比言語指導更有用,像是每天早上外籍照服員到護理站領取口罩,得先演練一遍正確的洗手方式,強化感染管制的意識,也由台籍護理人員、照服員親身示範稀釋漂白水的消毒程序,「直接在現場指導,比教條的方式更有用。」張妤安說。

2月底確診的第32起個案為外籍看護工,當時也引發關注,張妤安也指出,從那時起,便柔性勸導機構內外籍照服員休假時少去人員出入頻繁的公共場所,每天上班都會確認體溫、上呼吸道是否感染等症狀,一步步建構外籍照服員的防疫意識。

提供多語言防疫資訊  教在宅移工「自保」

除了長照機構以外,外籍看護工最大比例其實是在長輩、失能者家中服務,為了減少資訊落差,在宅醫療學會、好家宅共生文化教育基金會也推出越南文與印尼文版的「家庭照顧者如何防疫」文宣,提醒居家服務的移工們需注意哪些防疫原則。

在宅醫療學會、好家宅共生文化教育基金會也推出越南文版本的「家庭照顧者如何防疫」文宣,還有印尼文版。(圖片來源/好家宅共生文化教育基金會)

好家宅共生文化教育基金會執行秘書李宜芸指出,被照顧者大多為長輩、慢性病患者,都是罹患新冠肺癌的高風險族群,現有資訊大多是為一般人設計,但缺乏給家庭照顧者的版本,許多照顧工作的細節更需要特別注意。

像是長輩或照顧者容易碰觸的地方,如開關、門把、床沿跟輪椅等,都必須以稀釋漂白水勤加消毒;照顧者若陪同被照顧者前往醫院就診,回家後也要更換衣服;若有接觸長輩的照顧行為,也一定要洗手20秒;外出時記得配戴口罩、若碰觸電梯按鈕或找錢也需要立即消毒。

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長余尚儒認為,外籍看護工居家照顧工時很長,也不太有時間自由外出,接觸風險相對低,但受限於語言門檻跟資訊流通困難,外籍看護工多是被動接收防疫資訊,因此才想到可主動製作多語言防疫文宣。「重點是在於他(外籍看護工)如何自保」余尚儒指出,藉由此一文宣,外籍看護工保護自己免於接觸風險,也讓被照顧的失能、長輩等高風險族群更有保障。

圖片來源/伊甸基金會

有感於外語防疫資訊缺乏,伊甸基金會也製作越南文英文等外語防疫小知識,包括正確戴口罩、洗手的方式,接下來也將推出其他語言的版本,希望對於不同國家的照顧者、外籍工作者更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