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齡社會即將來臨,根據內政部統計,2019年老人獨自居住宅的數量超過53萬,與6年前相比增幅超過4成,老老照顧與獨老居住型態數量遽增。從照顧科技應用來看,科技建置安全網,協助銀髮族自立安老,已是迫切的需求。
隨著網路發達,過往仰賴人力協助安全照顧,已逐漸被物聯網設備取代,生物辨識門鎖、生理量測、緊急按鈕、防跌偵測與環控設施等多元設備,整合至單一面板與系統,有助於長者或家屬遠端操控,建立安全照護生活。
台灣新光保全公司技術研發中心資深協理鄭澤芳表示,過往保全僅著重在防災與防盜,如今透過物聯網設備,可連結被照顧者與後端管理的專業團隊,例如根據電子門鎖紀錄,發現長輩整日未出門,關懷小組便可致電問候,守護長者居家安全。
從技術面來看,安全管理與環控系統也朝「遠距主動通報」、「多項設備整合於單一系統」,以及「擴及所有場域」發展。底下針對不同場域的需求與應用,分成「人員安全」與「環境控制」兩方面,探索多元科技應用的趨勢。
守護安全 科技防跌與失智照護
物聯網的技術應用,可以將感測裝置的訊號,透過網路連線雲端,進行AI判讀或預測,應用範圍可涵蓋出入口管理、緊急事故通報與人員追蹤,全方位的協助銀髮照顧,而人臉辨識是出入口管理近年最熱門的應用。板橋榮家附設憶樂公共托老中心透過刷臉報到系統,除了記錄長輩使用日照服務時間與身體狀況,也可分析長輩心情,並結合LINE家庭聯絡本功能,建立家屬、長輩與機構三方的聯繫橋梁。
台北市私立愛愛院目前有超過260名住民,預計導入智慧安全管理系統,功能包括人臉辨識、車牌識別與訪客登記。愛愛院秘書施定宏說,科技系統導入後,估計可節省四分之三人力,只需一位櫃檯人員處理庶務,大幅降低人事成本。
除了人員進出管理,應用科技設備避免長輩跌倒,也是安全照顧重要的環節。目前坊間開發許多防跌偵測產品,可以分成三大類別:
第一類是影像偵測應用,透過遠紅外線追蹤人體熱源或雷射光感測物品距離,產生去識別化影像,結合AI演算法,自動判讀長者是否離床或跌倒,包括台中光田綜合醫院附設護理之家、彰化基督教醫院與工研院智慧照護場域都有導入,優點是長輩能夠自由移動,免除穿戴的不適感。
第二類為智慧床墊與感測墊,藉由壓力、光纖或WiFi感測的方式,判斷長者是否離床,亦具有心律偵測、體重量測、預防褥瘡與睡眠品質分析等多項功能。台北貴族老人長期照顧中心讓跌倒高風險的長輩使用智慧床墊,長輩一起身,護理站就會收到通報,能夠即時前往協助,減輕照服員不斷夜間巡房的負擔。
第三項則是應用穿戴式裝置,例如:智慧衣或智慧手環,靠著內建感測裝置,可以推測長者活動狀況。
安全科技也多元應用在失智照護,減少照顧人力的需求,也提升照顧品質。譬如衛福部南區老人之家,透過電子圍籬將失智長者活動範圍劃分為3區,方便管理與防止長輩走失。當長者跨區移動時,音樂就會響起,提醒照服員協助掌握長者行蹤,讓長輩像在家一樣穿梭自如,也沒有拘束感。
除了機構內部,屏東縣、彰化縣、嘉義市與雲林縣也透過手環、平安符等智慧定位的穿戴式載具,守護失智長者安全。當失智者一離開警戒區,同步通知照顧者,建立隱形又安全的失智照顧網。照顧單位與家屬也能為長者準備含有衛星定位器(GPS)功能的輪椅、拐杖等輔具,有利於即時掌握長者行蹤。
安裝環控設備 實現安心居住
環境品質和公安消防也是長照界近來重視的議題。為降低感染風險,多數醫療與長照機構建置非接觸式體溫量測裝置,新北市清福養老院導入紫外光消毒機器人,可自動於大廳與走廊來回移動,達到抑制地板上細菌的效果;而孕學林產後護理之家與員林基督教醫院,則透過吹塵和噴灑消毒噴霧,落實人員與攜入物品的消毒。
在災害預防方面,可透過煙霧、熱感、水位、一氧化碳及瓦斯等多元偵測器,搭配影像判讀與自動關閉電源與瓦斯等機制,全方位提升銀髮安全照顧。台北康寧老人長期照顧中心在長輩房內安裝「火苗感測器」,一旦偵測到火源柔弱的紫外光,系統就會立刻撥電話給負責人。環境感測器在節能與室內空氣品質管理上效益也相當顯著。台灣受恩董事長劉庭軒表示,裝設空氣品質偵測器搭配全熱交換器,當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就能從室外引進新鮮空氣,排出室內汙濁物質。
金隆系統科技業務經理鄭翔升也說,智能房控設施可將家電、燈光、影音、空調與窗簾整合在行動裝置上,管理者也能掌握能源消耗狀況,甚至能連動防災系統,規劃逃生路線與設定自動警報。
強化數據力 從安心居到貼心顧
安全管理與環控設施,藉由物聯網技術,達成遠距操控與智能警示的應用。鄭澤芳認為,當硬體與網路通訊技術到位後,接著就要在數據整合與分析上努力,分析個人的生活行為模式,才能串接更多服務項目,做到精準與貼心的照顧。
想實際體驗或與科技業者交流,歡迎報名台北國際照顧科技應用展暨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