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國家發展委員會資料,臺灣65歲以上人口截至今年6月底約370萬,占總人口15.7%,推估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而人口高齡化可能對社會、經濟、醫療及家庭等各層面產生衝擊。國民健康署104年「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結果顯示,65歲以上長者約六成合併有2種以上之慢性病;另依據健保署107年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統計資料,西醫門診就診件數計30萬件,65歲以上占27.6%;急診就診人數計422萬人(就診率每10萬人口 17,903人),65歲以上長者就診率最高(每10萬人口27,189人);住院件數計351萬件,占比最高者為65歲以上之37.2%。
長者就醫時醫療人員往往著重於疾病治療與症狀緩解,較易忽略高齡者衰弱、活動功能、認知功能、營養、多重用藥等問題。加上國人對疾病照護要「臥床休養保安康」的固有觀念,往往使高齡病患急性病症緩解出院之際,卻發生生活功能衰退甚至失能,需要長期照護或入住機構,造成家人照顧及經濟上之負擔。
跨單位協作、優化服務流程 降低長者失能再發生比例
國健署參考加拿大西奈山醫院老年照護專家分享成功經驗,於醫院急診、住院及門診之場域,提供長者急性照護模式(Acute Care for Elderly, ACE),建立跨領域專業照護團隊,「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讓病人、家屬共同參與照護計畫擬定與執行,核心目的為長者於醫院接受急性期醫療服務獲得改善,藉由醫院專業人員提供「整合式評估、照護計畫、介入措施、醫院環境及結合社區資源服務」,幫助長者提早恢復或維持日常身體功能,並結合在地醫院資源與特色,發展具本土特色之友善照護模式。
急診端:執行到院前居家環境安全評估
目前有些醫院已主動結合緊急醫療技術員(EMT)進行到院前評估,以及居家環境安全檢視、建立在宅跌倒長者急診綠色隧道之照護流程;或於等待住院期間則安置於長者友善專區,提供長者常見問題及社區照護資源之衛教單張,並有耳塞、眼罩以改善睡眠、預防譫妄發生。有提供此類型服務的醫療院所包含新竹國泰醫院、高雄榮民總醫院等。
社區80歲的徐奶奶曾因在家中多次跌倒,被家人送至急診求治,醫院啟動由醫師、護理師、藥師、營養師、復健師組成之跨領域專業團隊照護,針對徐奶奶可能會有的跌倒、憂鬱、多重用藥、急性譫妄等風險進行相關評估,並視個案身體狀況必要時收治住院持續治療。
住院端:擬定個別照護計畫
住院病房以住院病人跌倒評估與預防、譫妄預防與早期警示計畫等多種照護模式,減少長者身上有管路留置或被約束等感受;透過提供床邊輔助行動器具如床邊腳踏車、步行器輔具、復健介入措施,可增加長者住院期間下床活動機會,維持長者既有之日常生活或活動能力。
前述急診入院的徐奶奶轉住院期間,專業照護團隊持續評估徐奶奶的認知功能、行動能力、營養、視力、用藥、憂鬱及排泄功能等,並與家人溝通對於疾病照護之需求與期待,擬定個別化照護計畫,配合徐奶奶疾病治療進展,安排床邊復建計畫,訓練肢體肌肉力量,預防失能發生,也能透過早期出院準備服務與社區健康促進資源的連結。徐奶奶出院後總是滿心期待、神采奕奕的到社區日照中心參加運動與手作課程,家人也因為醫療人員提供的衛教資訊,改善居家環境的安全避免跌倒發生,並熟知備餐技巧以讓徐奶奶能捨取足夠之營養,改善衰弱的狀況。
門診端:即時提供介入 連接長照2.0服務
門診醫療團隊藉由初步篩檢,了解長者可能有的衰弱、憂鬱、多重用藥及營養等風險,可及時提供相關介入措施,預防失能發生。此外,為讓長者返家後能持續接受整合性照護服務,醫院的個案管理師與出院準備服務也協助連結衛福部長照2.0與國健署預防衰弱服務網各項健康服務資源,讓病人參與社區各項運動、共餐等健康促進服務,除了增加長者的人際互動與社會參與感,亦能提昇身體活動功能。透過醫院系統性推動長者友善照護模式,與社區健康促進服務建立夥伴關係。
另一案為於醫院收治門診服務的76歲許奶奶,因慢性病於門診規律就醫,曾多次跌倒,經評估有衰弱情形,在跨領域專業團隊照顧下,除了協助居家安全環境評估,提供用藥檢視及營養攝取建議,並協助安排住家附近的社區復能活動,與其他長者一起動動樂,後續評估許奶奶活動力、憂鬱、營養狀態均有進步,許奶奶開心的說自己是「越動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