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開疾病標籤 失智照護計畫以人為本

撕開疾病標籤 失智照護計畫以人為本
2021/08/25
作者/專欄

一旦知道家人罹患失智症,人們會尋求醫生治療,希望利用常見藥物、物理方式,但結果經常不如預期,甚至加速症狀惡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失智症中心主任劉建良表示,失智症照護過去強調「以治療者為中心」只看見疾病,現今則轉換「以治療對象當主角」看到「人」,從失智症患者需求擬定照護計畫,例如日常生活與功能評估、生活與社區活動品質、失智症支持網絡與小組的建立等多種評估方式,提供具尊嚴的連續性照護。

國衛院日前舉辦「銀浪來襲 御風而行 2021銀髮產業論壇」,分別安排產業趨勢、科技助攻、保健輔助和延年益壽等4大主題,由國衛院創新育成中心主任蔡熙文擔任主持人,邀請國衛院院長梁賡義、群健所所長邱弘毅、副所長許志成來探討台灣高齡產業未來發展,並邀請科技、生技界介紹目前產品趨勢,以及醫界人士說明如何妥善照顧高齡者。

其中,劉建良在論壇演講說明,由於失智症患者經常出現每天常態活動出現困難、在熟悉環境出現困惑、無法良好處理語言/數字、記憶減退,以及情緒與行為改變等症狀。然而,失智症症狀是一種持續惡化、多數無法恢復、影響認知功能、晚期階段需要多重的照護需求、高度依賴與存在多重共病等樣貌的疾病,但不是單一疾病,而是一群症狀的組合。

然而,多數照護者為了減少失智症患者症狀,在失智照護上經常採用錯誤方式來解決。劉建良引用英國社會心理學家Tom Kitwood提出「需要避免10種惡性社會心理問題」說明,這些行為導致失智者失去自信、技巧退化和失去動力,包括背叛、剝奪權力、嬰兒化、威脅、標籤化、污名化、超過能力對待、缺乏接受理解,針對病患主觀感受刻意忽略、放逐、物質化,把失智症患者當成一個需要被排除與處理的「東西」等。

劉建良認為,面對失智症照護不應該從「疾病」角度來看,而是以「人」為中心,提供具尊嚴的連續性照護,關鍵都掌握在照顧者手裡。因此,他提出照顧者需要針對失智症病患本人,擬定多面向照護計畫,包含診斷相關醫療評估、其他醫療與照護需求評估、法律與財政和福利評估、日常生活與功能評估、安全性評估(交通工具、藥物管理、迷路和居家安全)、生活與社區活動品質、失智症支持網絡與小組的建立和科技輔助照護等8項。

最後,劉建良強調,失智症患者的記憶儘管隨著時間逐漸消逝,但失智症患者對外界情緒和感受仍留存在心理,照顧者不是只有看到疾病本身,而是看到完整的個人(See The Person, Not The Dementia),他們是一群罹患失智症的人(People Living with Dementia),而非失智者。

照顧者只有看到疾病本身,而是看到完整的個人。(圖片來源/劉建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