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診間 醫療擁抱社區的多元方式

走出診間 醫療擁抱社區的多元方式
2021/02/17
作者/專欄

居家失能個案家醫照護方案:全國800家醫療院所加入特約、1,200名醫師參與,截至2020年10月,派案人數達8.2萬人。

想實踐「在地老化」,善用社區內的醫療資源將成關鍵。現有不少社區醫院跨專業團隊及診所提供居家醫療,都成為社區照顧的強大後盾。

針對社區醫院的四項建議

台灣社區醫院協會理事長朱益宏認為,社區醫院有多專業醫事人員、專業儀器設備及空間等優勢,並能夠提供醫療與長照專業人員的教育訓練與支援。他為社區醫院提出4項「轉骨」建議:觀念轉變,內部醫事人員應走出醫院診間、走入社區;重視跨專業、跨產業的整合;政策開放醫院投入社區醫療;強化公益、專業的形象,「唯有如此,『在地』醫療服務才能滿足『在地』的照顧需求。」朱益宏說。

如南投竹山秀傳醫院從2007年開始推動社區遠距照護,院長謝輝龍表示,除了為社區民眾監測生理數據,醫院端也延伸出不少服務,如改善跌倒風險的無障礙環境檢測、用藥整合。而永和耕莘醫院也透過與教會、健康守護站、7-11等單位攜手關懷社區,永和耕莘院長鄒繼群指出,不僅組成跨專業團隊提供居家醫療,近年也推動「健康促進式的緩和醫療」,以圓夢計畫、靈性關懷、遺族關懷等形式拓展人生最後一段路的可能性。

診所串連長照服務

大臺中診所協會理事長陳俊宏也表示,診所的優勢便是能及時調整長照服務內容,不少長輩因病反覆入院,大醫院距離病患的日常生活太遠,診所則能協助改善生活習慣引發的病症,打造友善病患的「綠色通道」。

「走入社區的軟實力,是社區診所不可被取代的地位。」陳俊宏說。「失能個案伴隨著許多慢性病及共病,在還沒有進一步失能前,阻止下來,是醫師的功能。」

居家醫療甚至也能做到「在家住院」,累積40名個案經驗的台北都蘭診所所長張凱評跟台大、國泰及三總等醫院合作,轉介不少不少癌症、有管路患者回家,重點是能夠建立信任、共享與交換資訊,並輔以密集訪視、甚至24小時的應對支援,包括人生最後一段的在家臨終,「讓生命在熟悉的地方好好安頓」。

更多照顧科技內容,敬請參閱第11期創新照顧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