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長照物理治療學會專欄】物理治療師看自立支援    3面向助被照顧者「自主選擇」想要的生活

【臺灣長照物理治療學會專欄】物理治療師看自立支援    3面向助被照顧者「自主選擇」想要的生活
2021/03/24

「自立支援」是近期廣被討論的議題,一般人較熟悉的論述是強調被照顧的人都能不臥床、不包尿布、不被約束。

在機構照顧中推動「自立支援」,如果被照顧者能夠下床自行走路,便可以自行如廁,自然不需要包尿布、也不會被約束。因此,「能下床自行走路」便是自立支援所強調的一個重點。然而,不是每位被照顧者都能「下床自行走路」。

自立支援的精神是「自主選擇」

自立支援的理論架構有其脈絡,強調被照顧者都能「自主選擇」自己的生活,能自主選擇生活也是「自立」(身障者自立生活的概念,自主、自決)的意涵,才能過有尊嚴的生活!如四肢癱瘓的被照顧者,在吃飯時能夠自主選擇想吃的東西,這也是「自立」意涵的呈現!

所以,在「自立支援」中更應該強調的是被照顧者的「自主選擇」,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即便是照顧者認為對被照顧者有益處的事物或決策,照顧者都應引發被照顧者的「動機」,使介入更為有效。

提升功能  讓生活各面向可以「自主」

「能夠下床走路」、「自主選擇生活」跟「自立支援」這三者有何關聯?若日常生活功能可能獨立,很多日常事務就不需要協助,更容易達到生活「自主選擇」的目的。

比如說,若被照顧者可以自行下床,便可以決定何時下床(不需要按叫人鈴請人協助),也可以四處移行(即便是自行操作輪椅,不需要他人推送)。可以自己決定要去花園看看今天盛開的花,或是去交誼廳跟著大家一起唱卡拉OK同樂。

若能夠自己吃飯,就不需要別人餵食,對於飲食內容及分量掌握也更有自主性。若能自行如廁,便可以在有需求時自行處理,無需等待照顧者有空時才能提供協助,自然更不需要包尿布。

如果有行動能力(包括自行使用拐杖、輪椅、助行器等行動輔具),可以安全的四處移行,自然也不會被約束在床上。因此提升日常生活功能,是讓被照顧者盡可能達到自主選擇生活,也就有其必要性!

拐杖能協助長輩自立生活。(圖片來源/Pexels)

關注「功能」  物理治療師能找出需加強的弱項

俗話說「要活就要動」,轉換白話的意思是「提升被照顧者『動』的能力」,從基礎肌肉、骨骼、關節的活動力,以至於執行日常生活的移動力,甚至更積極的身體活動力(physical activity),都是物理治療師關注話題。

舉例來說,被照顧者執行食衣住行育樂生活任務有困難,物理治療師會從「動作」角度,分析被照顧者問題並提出解決策略:執行這樣的生活任務須運用哪些動作?是肌肉力量不足嗎?關節角度不夠嗎?還是動作控制問題?

更清楚地說,若被照顧者的問題是「走路易跌倒」,物理治療師會先觀察「走路(生活任務)」與「動作」關聯因素,再運用物理治療評估與功能訓練方法,提升被照顧者的生理功能、改善平衡能力、善用輔具或無障礙環境改造,最終幫助被照顧者走路走得更穩。

環境與輔具支持

世界衛生組織頒布的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ICF),清楚陳述一個人的健康狀態及功能表現,往往不僅是自身生理的構造及功能,環境也是相當重要的影響因素。

除了提升被照顧者的身體功能之外,物理治療師也會考慮到外在環境因素,例如:是否有合適的輔具及環境的支持?需要增加床邊扶手嗎?、廁所與床之間的動線順暢嗎?物理治療師扮演輔具諮詢和無障礙環境改造的諮詢專家。

如果被照顧者無法獨立進食,可能是因為身體姿勢不佳,或是手臂的肌肉力量不夠、肩關節的活動角度不足,無法將手舉高,也可能是手部的功能狀況讓被照顧者無法使用筷子進食,抑或是被照顧者根本無法將碗順利端起完成進食的動作。

物理治療師亦可以藉由調整被照顧者進食的身體姿勢或是改善進食的環境,包括座椅及餐桌的設備及位置等等。若是因身體的構造與機能的損傷,更可以進行大家熟知的物理治療功能訓練策略加以改善;而無法使用筷子及將碗端起,物理治療師可以藉由使用輔助筷子、萬用湯匙等輔助餐具,及加上底座附吸盤的弧形碗等輔具加以協助。

物理治療的專業從強化身體構造及功能、輔具的適配與介入與環境改善與支持3大方面入手,整體的目標是提升生活功能的獨立自主,以促進被照顧者生活的自主選擇性,也就是「自立支援」的一個具體實現!這樣的模式不僅適用於機構中的被照顧者,也能讓居家照顧的被照顧者生活功能提升與獨立!

【作者介紹】

 

邵軒琳/衛生福利部彰化老人養護中心 物理治療師、台灣長期照顧物理治療學會理事,曾任永信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松柏園老人養護中心物理治療師、台中縣與彰化縣衛生局特約居家物理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