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達人專欄】了解實際需求、經過場域驗證 智慧科技開發才有意義

【科技達人專欄】了解實際需求、經過場域驗證   智慧科技開發才有意義
2021/04/19
作者/專欄

科技業與長照業如果希望能完美、無縫整合,必須由長照業從服務端出發,提出實際上面對的問題,再從科技著手,做出第一代的實驗性產品。投入到服務場域中進行大量測試驗證,過程中不斷的找出問題並修改,這才是最佳的解決之道。

目前許多科技業者希望開發銀髮產品,卻總是用年輕人的習慣與邏輯進行開發,導致產品無法切合長者需求,其實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沒有確認銀髮領域的產品需求,再進行開發與大量驗證。

長照領域所需要的產品非常多元,從生理數據偵測、活動感知、情緒探測、危險預知、睡眠掌握、風險評估等,等同一個人的「生活大小需求」都值得被重新定義與開發,隱含大量商機與發展前景。

智慧科技照護必須要先從實際應用情境端出發,透過臨場的照護產業營運經驗,累積出照護產業的domain know-how(領域的知識),進而定義需求,接著開展營運企劃、系統企劃、系統開發,再選擇最被場域所能接受的科技設備,進行初步的場域實證試驗。一個產品的完整如果沒有經過數百位長輩的使用驗證,肯定無法符合實際使用的期待,進行持續性的最佳化情境調整後,再真正去開發出一個智慧科技照護產品,才能初步使得產品能貼近場域需求。

照顧空間內的科技應用。(圖片提供/台灣受恩)

目前從場域端的需求來看,可初分為幾大科技發展類別:

 

 

  • 生理數據偵測:血壓、體溫、心率、血糖、血氧、身高、體重、肌電等訊號的偵測,藉以瞭解長者的基礎生命徵象。

 

 

  • 活動感知:行走步數、移動距離、步態偵測、空間慣性偵測。

 

 

  • 情緒探測:心理變化察覺、認知能力檢視。

 

 

  • 睡眠掌握:翻身次數、呼吸、心跳、離床。

 

 

  • 風險評估:危險預知、緊急求救、順從性追蹤、疾病關聯。

 

 

後續專欄將逐一介紹每一類別導入場域的效益與案例,期待讓產業先進可以更了解長照產業的期待、需求與發展,整合多方資源改良優化,建立產業標準,讓台灣成為可以引領全球的長照領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