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乃菁專欄】從電影《我的看護旅程》思考照護專業的精神

【陳乃菁專欄】從電影《我的看護旅程》思考照護專業的精神
2021/08/26

疫情讓我們被迫長時間待在家中,於是看電影的時間增加了,意外看了不少好片。《我的看護旅程》就給我頗多感觸,片中最先打動我的是「ALOHA」這個通關密語,意思是問(Ask)、聆聽(Listen)、觀察(Observe)、幫助(Help)、再問一次(Ask again),這也是片中描述國外照護人員遭遇困境,重新梳理自己的關鍵精神。

國外電影讓我思考國內的照護訓練,雖說我們的課程中也談溝通技巧,可惜時間不過短短一小時。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不服氣地說,國內外狀況無法相比,因為國外月亮比較圓,歐美的照護人員薪水較高,才有餘裕去做靈性層面的思考。但電影很清楚地提到,主角的時薪是9美元,換算下和國內狀況沒差多少,所以問題關鍵不在照顧人員的薪資。

照服員與被照顧者的服務關係

再談另一個讓我記憶深刻的影片內容吧。片中擔任照服員的主角,陪著照顧的孩子走了一趟圓夢的旅程,但比起圓夢,更打動我的是,陪同完成夢想後,他就離開了,沒有繼續和這個孩子維持照顧服務的關係。

我起初不太明白為什麼都已經感情深厚到能陪著一起去圓夢,但最終還是離開,在國內較常看到的狀況反倒是,照服員和被照顧的對象感情深厚到無法分離,甚至當照服員換新公司時、被照顧的對象也願意跟著轉換過去,就是要跟著照服員跑。

「因親密而分開」與「因親密而分不開」,到底哪一種比較好呢?

電影中是「因親密而分開」,我身邊的案例是「因親密而分不開」,這兩種狀況到底哪一種比較好呢?什麼是讓照服員選擇離開的理由呢?我思索良久後發現,當照服員和被照顧者親密到分不開,好處是照服員清楚知道被照顧者的好惡、照顧上該避免的危險處置等,但缺點可能是限於「我最懂、聽我的就好」這樣的思考盲點。

但這也不是說親密就是壞事,國內外文化有差異,所以電影提供我們新的思考角度,但我們也不需要因此就說國內照服員不好,我的身邊就有許多精采的照服員。

照服員動人的照顧紀實

例如妙妙擔任照服員好多年了,堅強的她歷經過大大小小10幾份工作,一路來幫助她累積不同的能力:煮飯、裁縫、做造型氣球、帶兒童活動等,都難不倒她。我最欣賞她從不把自己定位為隨叫隨到的照服員,因為當她同意接案,她一定會先找時間,前往接受服務的人家中,在服務正式開始前,先仔細了解這個人的健康狀況和家庭環境,好讓自己能提供最到位的服務。若狀況遠超出她的能力範圍,妙妙也不會為了賺一份薪水就勉強接下來,相反的,她會轉給其他更有能力的人來服務。

有一次,妙妙照顧的是一位罹患失智症的老奶奶,每一回她到奶奶家時,一定會主動邀請奶奶一起進廚房做一道菜,同一道菜重複做下去,終於有一天奶奶可以不需妙妙提醒或協助就能獨立完成。妙妙仔細記錄過程,我看到奶奶的進步狀況,滿心佩服。

妙妙在服務過程中展現的耐性和專業,是我都無法做到的,她沒把自己視為只能換尿布、洗澡或備餐的人力,反而因對照顧服務的熱愛,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讓自己在照顧失智患者的過程中,展現無可被取代的價值。

照服員展謝專業和熱忱,提供工作清單外更珍貴的陪伴與關愛。(圖片來源/photo AC)

 

另一個讓我欣賞的照服員是小李。他就學時讀的是景觀系,畢業後輾轉接受照服員訓練,開始進入這一行。我頭一回見到小李,他正在幫助王先生吃便當,讓我訝異的是,王先生可是帶著鼻胃管。我的多年經驗是,要看到有鼻胃管的被照顧者還能享受由口進食,真是太稀少了。

小李說,他只要有時間就慢慢餵食,讓王先生少幾次被灌食牛奶,改由口吃飯。聽他描述,我這才知道王先生的唯一家人是老母親,但母親也因失智而被送到安養中心,現在王先生只能獨居,每隔一段時間由他上門服務。

我仔細看看屋內狀況,很驚奇的問是不是都是他打掃整理。小李點點頭:「從打掃到生活採買,再到身體清潔和照顧,都是我負責。我不住這裡,也不能專職照顧他一個人,我還要去其他長輩的家裡服務,但我放不下王先生啊,所以我願意額外花時間來照顧他,不算入給薪也沒關係。」

小李和妙妙的服務態度都讓我豎起大拇指,他們展現了照服員的專業和熱忱,還有更多像他們這樣的照服員夥伴存在,願意給出工作清單外更珍貴的陪伴與關愛。我相信不論是電影或現實,國內或國外,照顧服務都不僅是一份工作,必然有人視其為人生職志,正如長照領域中有各式各樣秉持同樣理想的宗教師、心理師等專業人員存在,大家一起互相砥礪,才能讓長照領域一起成長、互助共好。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雜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