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衛福部已公布失智據點防疫管理指引,讓失智據點重新打開大門提供服務。但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調查發現,重啟後服務人數減少3成,逾2成據點平均服務人數將不滿6人,再加上防疫需求需增加工作人力,造成補助經費驟減,影響多數據點不願意營運與照護服務穩定性。台灣失智症協會於6日發聲明呼籲政府,放寬6人才能補助的門檻;電話、線上關懷服務納入補助費用;縣市政府提供快篩資源與防疫清消物資。
失智據點服務與長期照顧給付支付制度不同,他們是由民間單位每年申請政府計畫補助來承接營運並提供免費服務。補助費用除了根據實際服務時段數、參與活動人數等條件認定外,還有許多條件和限制。其中,在活動人數條件上,每次活動須滿6人便能申請補助活動費,補助費用隨人數遞增,滿20人為上限。反之,活動費則由承接單位自行吸收。
然而,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在8/2至8/6針對全台19個縣市114個據點進行「失智據點重啟服務線上調查」結果顯示,近9成據點預計或已向縣市政府提出申請重啟服務,但因需要執行防疫整備工作,大多數據點預計在八月中才開始提供服務。其中,在調查回歸據點服務人數發現,失智據點每個時段的服務人數比三級警戒之前大幅減少約3成,超過2成據點每時段平均服務人數將不滿6人。因此,若按照原本的補助原則,重啟服務後,許多據點補助經費將驟減。
台灣失智症協會指出,造成服務人數減少的前三大因素分別是,陪同者因未打疫苗或未做快篩無法帶失智者前來;空間不足而無法兼顧防疫措施和維持原本的服務量能;部分失智者因無法打疫苗且擔心疫情,造成回來接受服務的意願低。參與調查的據點人員表示:「雖然已經開始提供服務,但個案回來據點上課人數不足6位,無法請領費用,經費無法滿足現有的營運成本,據點人力大多只有一位,許多據點紛紛面臨需要關閉的壓力。」、「希望中央與地方能同步,復課人數規定可以下降。」
實體無法顧防疫需求朝遠距服務補充
為了配合指引需求,台灣失智症協會表示,目前據點面對挑戰包括,為了維持社交距離,據點場地空間難符合6人以上才能提供補助標準;「疑似感染應變措施」執行困難;缺乏執行防疫控管及清消人力;原有人力不足以支應防疫和活動;據點相關人員之快篩難以執行或認定等現實面問題。
在三級警戒而無法提供實體服務時,失智據點開始發展的電話關懷和線上活動等遠距服務,在此逐步解封、疫情反覆、疫苗仍未普及的情況下,仍持續提供服務,照顧無法前往據點的失智者。在調查中,近9成據點表示重啟服務後,也還會持續提供電話關懷和線上活動等服務。
台灣失智症協會認為,失智據點也隨著後疫情時代改變了照顧服務的形式,拉開人與人的活動距離、幫助失智者準備多重防護、加強空間清潔消毒、嚴格執行人流與感染的管控、重新設計出避免長輩互相接觸的活動課程等,都是為了提供安全的失智照護服務。在種種條件限制下,服務人數減少是必然的現象,但若因此減少補助費用,將會傷害失智照顧服務的穩定營運。
為了避免失智照顧服務受到疫情影響,不堪營運壓力而告終,導致失智者無法使用服務,造成能力嚴重退化,因此,台灣失智症協會向衛福部與縣市政府提出以下三點建議分別是,放寬原本6人才補助活動費用的門檻規定,讓失智據點和失智家庭有充分的空間和資源,逐步調整並恢復失智照顧服務;除實體服務外,失智據點透過電話關懷或線上活動提供失智個案關懷服務、照顧諮詢與認知促進服務,應認列補助失智據點量能提升費及活動費;各縣市政府提供快篩資源(如免費篩檢服務或補助)和防疫清消物資(如酒精、漂白水、防護衣、面罩、護目鏡、血氧機等),讓失智據點重返正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