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帶來美好的回憶,您有多久沒有看看以前的照片了呢?瑞士有一本名為《慢動作》(Zeitlupe)的銀髮雜誌,除了介紹銀髮活動、健康新知之外,也有一個十分受讀者喜愛的投稿專欄,來信的讀者要附上一張老照片並配上文字,非常受歡迎。
1931出生的施芝老太太,一日在和女兒一同整理舊物時,找到了她四歲時第一次坐上汽車的照片,在黑白的光影中彷彿與舊日時光再次邂逅,勾起了兒時回憶。與施芝老太太同一個時代的人歷經了上個世紀的戰爭與窮困,也走進了奮鬥與富庶的時代,每一個人都充滿了時代的故事。這些人生經歷,在社會變遷之後再也無法複製,現代年輕人只能遙想歷史。在整理老照片的同時,意外地也讓家人間多了討論的話題:外婆那個時代的孩子夏天做些什麼活動?那個時代的人怎麼去學校上課?那個時代的人流行什麼髮型?那個時代的結婚禮服是什麼樣的款式?
有的故事沒有這些老照片已經不再提起,塵封於記憶的最底層。施芝老太太回想起,在她小時候開車是一件男人才能做的事,汽車其實也很少見,當時人類還是以雙腳作為主要的交通工具。馬車也常見,今日卻已少有了;坐火車出遠門是很難得的事,坐飛機更無法想像。她說:「我必須學開車是因為你們外公病了,我得開車帶他和你們媽媽和舅舅一起出門。」70年代就擔起家庭責任的施芝老太太與汽車有著說不完的故事,而那張兒時照片裡她坐在方向盤前面,在今天看來彷彿也是一種人生的預告。
與三代的家人一同欣賞老照片,也讓孫子們有機會看見生命的前進,出生、成長、衰退與老化,年輕人有意識地了解到老化社會是真實存在於我們的身邊,那不單單是媒體在討論的議題。原來我們的父母都會老去,他們不都是健康自主地生活著,有時也會需要我們的援手。幫忙買菜、提重物也能是幫助年老父母的簡單行動;陪父母去看醫生、配眼鏡也是很體貼的行為。看照片,有了新的迴響。
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的形象與符號,也同時留下了共同的回憶。開車在今日也不再是男人的專利,社會變化的速度太快,一個上了年紀的人已走過了好幾個時代。「那個時代」不只是一個時間詞,每當被提起時是帶著一個懷舊的情緒在使用這個字。看老照片講講過去的事,其實能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火花,或許也可以是迎春送舊時家人們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