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宅醫療學會專欄】翻轉照顧資源不均的構想藍圖

【在宅醫療學會專欄】翻轉照顧資源不均的構想藍圖
2021/09/02

文/劉懿德 台灣在宅醫療學會副秘書長、嘉義市社區醫療發展協會總幹事、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兼任講師、有限責任嘉義市樂善照顧服務勞動合作社經理

今年初筆者發表〈在宅醫療的資源分佈現況及其發展趨勢〉一文中之資料顯示,中北部在宅醫療各區域連攜資源(「連攜」意指照顧職類之間的專業合作、資訊共享與溝通連絡,完善個案照顧與案家之間的信賴關係)較為充足,而照顧資源貧乏的東部與外島地區仍一如常態的相對不足。

若在不同的地區與社區能搭建起在地化的連攜合作與社區共生聚落模式,推動微型化與據點化的發展,讓距離偏遠及照顧資源貧乏的地區,具有找得到、問得到、看得到和用得到的相關連結資訊,是否可以稍微解決不均的問題?

現有在宅醫療發展模式

根據筆者在2019年底對台灣在宅醫療實踐模式的研究報告,顯而易見的就是以醫院作為主體的資源整合模式,包含內部與外部的連攜合作對象都由醫院來進行轉銜、統籌、協調與分配的任務。此外,近年許多專業機構落腳社區,也透過實際行動融入並參與社區:有的組織內部資源完整,可從開案到照顧與照護都全包的一條龍服務型態;或組織外部合作資源完善,彼此獨立卻又相互連攜的社區照顧聚落服務型態。

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筆者認為聚落服務型態是最有趣,也是最有意義的發展,能落實在宅醫療在地化,作為解決照顧資源分配不均、乃至於照顧資訊不普及的良方。

期待社區聚落服務型態

聚落服務型態是什麼?誰可以成為聚落的一分子?就筆者在研究期間走踏全國各地的觀察,答案是:只要有心想做社區照顧事業的人都可以來做。醫療、社福、照服、輔具、教育、資訊、建築、服裝、管理,甚至是社政專業都可以聚集合作進行創思。

完善在宅醫療社區聚落服務型態,人人得以回家安老。

社區聚落服務型態是讓每個人回到社區後的生活,一方面有醫療等專業可以支援生活,另一方面透過社區資源的整合,用更合宜且多元的方式來陪伴生命,透過各種跨專業與家庭照護者間的互補互助,達到換工培力的效果。

聚落的每一分子都能成為家庭照護者最重要的團隊夥伴,建立良好的溝通網絡,不同於過往醫療慣用的「介入式積極治療」,轉而正視「陪伴式積極治療」的意義。

【在宅醫療學會專欄】翻轉照顧資源不均的構想藍圖
社區聚落服務型態透過跨專業與家庭照護者間的互補互助,達到換工培力的效果。(圖/Pixabay)

在宅醫療若要扎根,可以建立可近性高的連攜管道,無論是成立社區診所或居護所,也可以連結咖啡館、書店或任何形式的開放式場所,具有照顧資訊轉介與諮詢服務的功能,應用社區共生的概念,轉化成為提升在宅醫療融合社區,建立普遍性服務的重要取向。

培育人才鏈是關鍵

台灣要打造全面性的社區聚落服務型態,唯有從社區培力,並讓不同領域專業間合作、串接家庭照顧者,共同創造多元的社區互助網絡,方能有效解決社區照顧資源不足的長遠問題。

若未來能夠透過政策與制度推動,善用在宅醫療團隊的專業能量來為社區建立培育機制,訓練更多的社區照顧人才,預期這將是改變台灣社區聚落共照思維的微革命,也更完整化在宅醫療人才鏈的構想藍圖,特別是對資源相對貧乏地區更具有消弭其不平等的重要意義。

形塑人才鏈包含幾個方向:

1. 熟知社區人文與照顧資源的連結者,例如培養在地深化的社區工作者。

2.能協助在宅醫療照顧支援服務的社區保健員,例如培養有照顧經驗的家屬一同看顧社區。

3.盤點能共同參與社區人才培育的在地專業人才,例如醫師、護理師、治療師、社工師與照服員等,一同開發課程提升鄰里居民共照知能。

政府必須檢視以往過度績效主義及其防弊推論的思維,才不會因受限於種種制約,降低在宅醫療專業人員投入參與社區照顧的意願。政策的務實性是影響照顧資源的流動是否更臻完善的主因,我們期待解開不均,促使完善的在宅醫療社區聚落服務型態可以普及,讓人人得以回家安老的環境。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雜誌立場)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參閱第14期創新照顧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