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校跨足長照欠東風 配套及人力是關鍵

私校跨足長照欠東風   配套及人力是關鍵
2021/10/01
作者/專欄

台灣老年人口不斷攀升,推估2026年台灣長照需求人數將破百萬,建構完善社區整體照顧體系是各界關注的焦點。長照服務法今年6月大規模修正,其中開放私校設立住宿式機構,台北醫學大學衛生福利政策研究中心30日舉辦線上專題討論會議,邀集產官學共同研商校園投入社區型長照服務的具體策略。

開放私校設住宿型機構相關配套未完備

設有長照相關科系之私立高中以上學校現行得依長服法第22條之規定,以學校為主體申請設立住宿式機構,不適用長照機構法人設立規定。老人福利機構協會理事長賴添福認為,住宿式機構設立最大的經營成本在於土地、建物及人力成本,與遵循長照法人條例嚴格規範設立的單位相比,目前私校設立的流程及退場配套措施毫無相關規範法規,恐有立足點不公平之爭議。

賴添福也提醒,住宿式機構相關設立程序仍無可避面,學校的土地興辦事業目的變更、建築物使用類組變更,以及需符合各類場所消防安全設備設置標準的規範,有時流程曠日廢時甚至比新設機構還久。他也提出透過促參法BOTBTOOT思考公私協力合作模式的建議。

長照2.0政策期待透過多元管道提升長照服務量能,長照司余依靜科長表示,目前住宿式長照機構朝「一鄉鎮一住宿型」的布建原則,截至今年6月底已提供13萬床。考量社區式日間照顧的近便性,以「一國中學區一日照」為布建目標,全台814個國中學區472個學區完成布建,有6個縣市9處利用國中小廢棄或餘裕空間設置失能、失智混合型日照中心或小規模多機能服務中心。

余依靜也提到,未來將持續滾動式修正法規,同時針對目前沒有資源或資源仍不足的區域,希望透過公私部門、民間法人或學校法人努力布建長照服務。

老人救私校?學校跨足長照需全盤考量

「長照就是過生活,」社團法人愛福家協會總幹事涂心寧提到,借鏡國際經驗,國外成功的比例不高,因為許多校址偏離人群生活圈,進駐學校機構的長輩反而失能、失智心理疾病增加。她舉例,有些學校位處半山腰若要設日照中心,就得考量到民眾生活需求及交通往返的意願。

長照服務目前仍屬政府高度控管的計劃經濟範疇,想單靠政府補助或土地稅法優惠來拯救私校增加收入,仍存有經營的危機。涂心寧建議,學界應向實務界取經,私校投入長照服務,要具備正確的經營心態,評估營運的最適規模,同時考量人力資源應用,除了長照相關科系的老師及學生外,需有志工或其他人力協助。

台灣的長照產業長期面臨照護人力缺口,住宿型機構護理人員招聘更是難上加難,涂心寧提到,日本也曾面臨夜間護理人員人力不足的困境,因此調整成on call的配套機制。北醫衛生福利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再晉也認為,台灣遠距及視訊醫療發達,護理人員是否全時間駐點機構可提出修法建議。

受老福法及長服法規範,住宿型機構收費有天花板限制,賴添福提到,收費不彈性及營運成本逐年增加,導致照顧品質與人力聘用不足的惡性循環。陳再晉則認為,住宿型機構收費標準可區分住宿費及照顧費,以目前勞動市場及物價指數標準,精算出合理的管制上限,訂出收費區間,收費彈性調整有助於品質改善及吸引充足的人力。

余依靜回應,在職照服員目前約 83千人,人力留任、薪資、勞動條件、職涯規劃及專業形象的建立,有助於長照服務單位穩定人力及提升長照服務品質。

更多照顧產業訊息,敬請點此訂閱創新照顧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