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近年來積極推動精準健康政策,希望整合各環節健康資訊,進行大數據分析後,建構一個「精準預防、精準診斷、精準治療、精準照護」的全週期醫療照護典範。在物聯網科技、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分析之條件成熟下,結合台灣優良完善的醫療體系與正在積極建構的長期照護系統,此政策之推行可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所欠缺的東風,不是科技面或專業人才面,而是制度面的調整。其中,個人資料保護制度的革新,以及醫事人員服務規範的鬆綁,是兩個重要的法規面限制,本文將針對「精準預防」闡述相關制度的環境因素。
運動與高齡者健康呈正向關聯
適當的飲食與運動是健康促進的關鍵,而對高齡者而言,健康促進行為是延緩失能的重要因素。若能延緩大多數人的失能發生年齡,對於高齡照護之社會負擔必可大幅減輕。不僅如此,繼去年初延續至今的全球疫情,伴隨而來的後疫情社會,隨時可能再有新一波疫情爆發,而高齡者的健康條件攸關其是否能承受下一波疫情衝擊。
國外已有研究指出,有定期運動的高齡者在感染COVID-19病毒後成為重症的比例明顯為低,若針對同樣打過疫苗的人來比較,有運動習慣者對疫苗會產生較好的抗體反應。
不論從防疫的觀點或後疫情社會的整體公共衛生政策觀點,鼓勵高齡者多運動至為關鍵。但問題是,一、我們如何掌握個人固定運動資訊,以統計歸納出運動習慣與染疫病情的相關性;二、運動習慣是個人的行為,即使增加更多運動設施、場館等,也不能確保民眾願意多去使用,如何透過政策有效提升運動習慣?
這兩個問題彼此高度相關,若在政策上希望有效推廣民眾運動習慣或其他促進健康之行為,則必須給予正向的誘因,而此種誘因之設計多半必須建立在我們能有效追蹤記錄哪些人有建立習慣,才能給予正向的回饋機制。
目前我們比較熟知的反而是針對明顯不利健康的行為建立反向誘因制度,例如行之有年的菸酒特別捐制度,就是在菸酒消費行為中課予額外的稅捐,希望以價制量減少過度消費,並將稅捐所得用於長期照顧等財源上,兩者隱然具有因果關係。因為不健康的消費行為增加未來長期照顧的社會成本,同樣邏輯國外也有對於含糖飲料或高熱量高脂肪食品的特別課稅。
然而以價制量並非有效的政策手段,一般人在消費時不會意識到這層政策涵意,缺乏觀念教育就不容易改變其行為習慣。以價制量政策也僅能用於反向誘因設計,對於鼓勵民眾從事正向健康行為必須有更直接的回饋機制。
預防與健康促進的健保政策設計
台灣的全民健保保費設計,是與被保險人健康風險脫勾的設計,亦即保費不會因為就醫頻率有所變動,此點並不符合保險原理。保險制度的重要精神不僅是分散風險,更是透過保費與風險掛勾,而使被保險人有積極降低風險的誘因,此點在產物保險特別明顯。
將此精神套用到醫療保險,則是被保險人對醫療資源的耗費應與繳納之保費相關連,至於關聯度則可有社會政策面之考量,畢竟國家所興辦之保險應與商業保險機制有所差異,以免失去濟弱扶傾之本意。但醫療保險之本質仍有賴被保險人積極落實預防保健重於治療照護之觀念,否則醫療費用的無限成長會形成社會龐大負擔,因此適度將保費與風險預防加以掛勾仍有必要。
假設能透過區塊鏈或其他科技工具,記錄民眾的運動習慣後累積回饋點數,並能抵免部分健保保費,將會形成有效的誘因,且兩者之關連性高不至於有公平性問題。本文所提出的僅是一個概念,具體的制度設計還有待深入探討,但不可否認的是,美國醫療保險制度雖然受到許多批評,卻因是商業保險機制為主,故對於被保險人之預防保健更加重視。
做好預防與健康促進,可減少醫療支出,這會讓商業保險公司獲益,其自然願意設計各種誘因來鼓勵民眾做預防保健行為。台灣的全民健保制度有著公平與普及性高之優點,但展望未來的財務永續性危機,將無法迴避制度調整之必要。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雜誌立場)
更多照顧產業訊息,敬請點此訂閱創新照顧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