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空間預先規劃 建構友善終生宅 蓄積優質社會資產

無障礙空間預先規劃 建構友善終生宅 蓄積優質社會資產
2021/12/14
作者/專欄

雲科大建築與室內設計系教授曾思瑜14日於國衛院演講「高齡者生活環境議題之研究與展開歷程」,探討國內高齡住宅研究。曾思瑜強調,每個人都應該去了解什麼樣的高齡居住環境適合自己,並多加留意居家無障礙空間的重要性。

從高齡者居家環境相關研究顯示,家中老夫婦隨著歲月推移,寢室位置也隨之改變。曾思瑜以1988年研究指出,一座有5間房的三合院,老夫婦起初住在正廳旁最大的房間、孩子住在邊間;後來三個孩子逐漸成家,老夫婦的房間越搬越遠離正廳,住在最角落的邊間。研究顯示,長輩在家中的居住狀況,並非像傳統儒家認為是住最好的位置,反而地點越來越邊緣。

除了因為家庭人口結構改變,身體健康況狀況也會影響老夫婦起居的寢室地點。此時,居家無障礙空間改善就很重要。曾思瑜舉例,台南一位老爸爸中風後,從二樓主臥房搬到一樓客房,家中餐廳空間拓寬到後院,客廳改成鐵捲門方便出入,浴室拆掉浴缸並加裝扶手,洗手台空間寬廣便於坐輪椅去刷牙。

曾思瑜帶領社區長輩參與「建構終生住宅工作坊」。(圖片來源/曾思瑜)

打造友善無障礙設施、改善居家環境,有幾項指南可供參考。第一,增加水平移動方便性。第二,垂直上下移動的方便性(加裝電梯、扶手)。第三,增加日常生活動作操作方便性(擴大浴室空間)。第四,增加器具及設備操作的方便性(床旁邊裝扶手、調整洗臉台高度)。第五,緊急意外事故的因應及避免(地板用防滑材質;寢室、廁所、浴室裝緊急通知鈴)。

曾思瑜強調,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老後預先做好準備,提前了解什麼樣的高齡居住環境適合自己。他帶著研究生辦過6場「建構終生住宅工作坊」,讓台北、台中、嘉義等地社區參與討論,請長輩重新回顧居家有什麼問題、期望將來怎麼改善,在工作坊事先模擬居住需求、設備怎麼滿足,以後請仲介看房子時,就能更貼近自己的需要。

有關高齡者生活環境設計的注意事項,會購買高齡宅自助的健康長輩,多半有外出活動的需求,因此曾思瑜建議業者:「基地配置要選交通便利的地點,住家環境首重安全、預防跌倒,並考量無障礙設計」。她指出,老夫婦獨居的空間越大,走動和打掃越花體力,所以空間夠用就好,不要太大。只要記得預留方便照護行動的空間、寢室和浴廁寬廣、考量使用輪椅的空間即可。

更多照顧產業訊息,敬請點此訂閱創新照顧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