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分享|地方創生下的老後生活 以八大關鍵策略建構共生社區

好書分享|地方創生下的老後生活 以八大關鍵策略建構共生社區
2021/12/23
作者/專欄

文/梁鎧麟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厚熊笑狗長照生活創新產業創始人、財團法人愚人之友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埔里基督教醫院長照教學中心顧問

2017年長照2.0政策推動後,「社區整體照顧模式」成為各界關注長照政策的焦點,究竟什麼是「社區整體照顧模式」,一個嶄新的名詞突然出現在各大長照政策的說明會與文宣中,讓關心長照的各界專家、業者實在摸不著頭緒。2019年,在社會福利界與吳玉琴立委的發起下,「共生社區照顧模式」首度出現在台灣的長照討論中,也成為台灣高齡社會各界參與者所關注的重要課題。

回顧日本所推動的「社區整體照顧模式」,或是德國的「共生社區照顧模式」,都存在一個重要的核心論述,那就是:「在高齡社會下,如何透過在地組織,連結在地資源,發展在地特色的服務,來解決在地的高齡照顧問題。」無論是德日所提倡的未來照顧模式,都是希望能夠回到的地方、回到社區中,重新關注高齡人口的需求,進而串接在地資源來解決在地高齡者的照顧需求。

在前述在地化照顧的實踐旅程中,德日兩國都有許多精彩且創新的照顧案例,值得我們進一步了解,並提供台灣有志推動共生社區照顧模式的夥伴,更多的實作經驗參考。雖然這兩年有許多國內外精彩案例的分享,但筆者在許多經驗分享的活動中,也不斷地與自己對話、思考:「如何讓國外經驗在台灣變得可能!」,也因為這個想法,加上筆者自己在南投縣埔里地區的實務經驗,進而催生了「地方創生下的老後生活-共生社區照顧模式的八大關鍵策略」這本書。

高齡社會與地方創生

為何這本書的書名會以「地方創生」做為起頭,主要是因爲筆者從日本推動共生社區的許多案例中,都發現與鄉村地區的「地方創生行動」有很大的關聯性。筆者所指的地方創生,並非台灣自2019年後由國發會所推動的地方創生概念,而是筆者看到日本的鄉村地區,因為面臨青壯年人口外移、高齡人口持續增加下,如何透過鄉村既有高齡人口的力量,發展出屬於自己在地特色的共生社區照顧模式。也因此,筆者認為台灣鄉村地區所面臨的高齡照顧挑戰,將比都會地區要來的嚴峻,主要是因爲鄉村地區的照顧資源密度不均,高齡人口結構比例高於全國平均等問題,這都將使得鄉村地區的社區必須要更加具備有善用有限資源的能力,方能夠滿足鄉村地區的高齡照顧議題,而我們在日本的許多社區照顧案例中,都看到這樣的發展趨勢。

如果台灣未來高齡社會將面臨與日本一樣的趨勢,那我們更應該理解日本如何因應高齡區域,透過什麼樣的方法,而建構出現在為人所稱羨的共生社區照顧模式。因此,僅關注日本的「創新案例經驗」是不夠的,我們必須要進一步將日本建構「創新案例的方法」找出來,這樣才能夠有明確的策略指引,告訴台灣各地的社區組織,或是投入高齡照顧的組織,我們要怎樣做,才能夠讓共生社區照顧模式變得可能。因此,筆者透過許多文獻的爬梳與整理,並且與國內外各式的照顧案例與自身投入實務的經驗進行對話,而彙整出本書的八大關鍵策略!

Image from pixabay

建構共生社區的八大關鍵策略

筆者於書中提出的八個關鍵策略中,分別為:

  • 建立推動的中介組織

 建構共生社區照顧模式的過程,都需要有一個發起的中介組織,作為整個共生社區的推動主要發起者,而各個組織必須要充分運用Groundwork的操作方法,擾動更多在地的組織一起參與其中,而這樣的中介組織可以是社區組織、NPO、社會企業、企業,甚至是政府組織,端看在地的社會文化脈絡中,適合由什麼樣的組織來作為發動者。

  • 以使用者角度的需求調查

過去在專業主義掛帥下,許多高齡照顧的服務需求評估,都是從許多專業的量表出發,但這些專業量表運用在疾病或失能的評估有其道理,但是若是也將這樣的觀念運用在高齡的生活需求評估時,則是會陷入專業主義的迷思中。因此,需要重新回到使用者的角度,來思考其所需要的是什麼,發展出以使用者角度出發的需求調查方法,這樣才能夠發展出真正解決需求的服務。

  • 融入公民參與的服務設計

在高齡者的教育水準與公民素養逐漸提升的未來,如何讓高齡者一起參與其照顧服務的設計中,就成為未來服務設計的重要關鍵。專業服務者如何與具備高度公民意識,對於自己老後生活有高度自主想法的中高齡者,一起共同針對其老後生活的服務方式進行參與式設計,將會成為未來高齡服務設計的重要方式。因此,學習公民參與的服務設計方法,也就成為未來高齡服務者所需具備的技巧。

  • 社會創新的服務設計原則

沒有人老過,所以我們無法知道老後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型態。因此,我們都在面臨一個新的社會議題,如何善用社會創新的服務設計原則,因應未來可能的高齡照顧議題,也就成為服務提供者因應新興議題的主要方法。

  • 社會經濟的運作方式

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運作邏輯在人類社會中運行幾百年,但面對高齡照顧的問題時,市場經濟的運作方式略顯失靈,經濟工具若使以獲取利潤為主要目標,那高齡者終將成為市場上的商品,其老後生活就只是商人眼中的利潤而已。然而,經濟工具並非僅能以追求利潤為主要目標,如何善用來解決社會問題,這也是未來高齡社會所需積極關注的重要課題。

  • 網絡治理的組織連結互動策略

共生社區照顧模式不單只是「組織管理」這麼簡單的議題,面對在地的高齡照顧議題,不是只有單一的組織能夠因應,而是要連結在地許多關注高齡照顧的組織一起投入行動,而多元行為者共同參與服務的提供時,就會面臨到多元組織間的相互合作關係。在以解決共同社會問題的目標價值下,發起的組織所需要關注的不在只是組織內部的管理問題,而是必須要關注如何與在地的各個行為者形成良好的網絡治理關係,以連結更多資源共同建構理想中的照顧模式。

  • 適用性科技的數位導入

數位科技高度與快速發展的當代,科技照顧已成為許多專業領域所關注的重點。雖然人工智慧快速發展下,照顧機器人也被視為能夠因應未來高齡社會照顧人力不足的解方之一,但是過度追求技術發展的過程,不能夠忽略「科技始終來自人性」的真理,如何回到發展使用者願意使用的科技,將成為未來各式科技能否成為解方的重要關鍵。

  • 社會影響力的評估方式

共生社區照顧模式的推動過程中,將會連結在地許多組織共同投入在照顧的行列中,而各式組織於在地的照顧議題中,都可能關注不同的需求,如果單單只是用KPI的方式,來衡量共生社區所創造的績效,將無法有效衡量共生社區照顧模式所創造的效益。因此,選擇合適的社會影響力評估工具,來作為共生社區照顧模式的衡量工具,顯得相當重要!

筆者在本書中,總結前述的八大關鍵策略,希望能夠具體將建構共生社區照顧模式的關鍵策略找出來,並提供給有意投入此議題的行動者參考,也期待台灣各地有在地性的組織能夠像日本一樣,關注自己身處區域所面臨的高齡照顧議題,運用相關策略,發展出獨具在地特色的共生社區照顧模式!筆者也認為,高齡社會不會是地方創生的絆腳石,高齡社會在前述的策略推動下,也將成為地方創生的驅動力!


地方創生下的老後生活-共生社區照顧模式的八大關鍵策略

作者:梁鎧麟、詹弘廷

出版社:五南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