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醫學大學上週二(4/30)舉辦「長照智慧生技應用之挑戰與契機」生醫創新論壇,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周道君與會時指出,科技不僅要降低高密度照顧人力需求,更要讓社會大眾改變「長照是3D(危險、骯髒、辛苦)產業」的刻板印象,才有可能讓科技改變長照。
其實長照產業導入科技協助並不是近年才開始,不少部會都提供計畫補助,但周道君認為,現有科技性專案多將重點擺在「驗證科技的可行性」,透過費用補貼讓機構免費使用科技,但並未著重在長照與科技人才共同設計商業模式與服務模式,導致計畫結束,科技設備就被廠商回收或擱置在機構角落,「對於試驗場域來說,往往是船過水無痕。」
周道君以失智症創新服務為例,無感、隱藏、不干擾被照顧者也不增加照護人員工作量的穿戴裝置才能真正發揮效益,像是屏東竹田社區與當地宮廟合作,將定位設備放在平安符裡面,降低失智長輩因不習慣而丟棄設備的機率。
機構心聲:佈建成本高、須符合照護流程
作為北部知名安養機構的雙連安養中心,導入科技協助長照經驗相對豐富,院長賴明妙匯集經驗指出三項必須克服的應用困境:第一是科技應用本身,不少既有長照機構硬體環境設備不足,當要導入新科技時,佈建成本偏高,佈建網路費用甚至比導物的設備本身還貴,預算費用得相應增加。此外,設備穩定性不足,若無法及時因應調整,還是得要人工解決,對照護人員來說不僅增加工作負荷,也對新科技產生不信任感。
第二,科技設計可能跟被照顧的長輩或工作人員需求有落差,設備體積跟使用流程若未因應照護工作流程或是空間動線做設計,對於照護人員接受度可能不高。第三,若想讓科技「永續」為長照服務,必須持續使用科技設備,並讓生理量測的大數據更好用、便於判讀跟分析。
相較於醫療,長照本質為生活照護,因被照顧者的生活型態、地點、病情歷程等有不同的照護需求,科技使用型態也該因人而異。從生活需求出發,周道君認為未來的科技應用方向,可從安全看視、讓生活舒適且有品質的輔具,以及加強家庭跟社會參與的視訊與行動輔具等三方面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