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性別的藩籬 德國讓人不孤單的養老院

跨越性別的藩籬 德國讓人不孤單的養老院
2019/05/17
作者/專欄
「我一定要確定能死在這裡,這裡就是我的家,我不想死在醫院。」

 

3年前一位81歲的老同志,反覆跟柏林同志養老院「Lebensort Vielfalt」確認,自己臨終之時,不希望在冰冷的醫院病房斷氣,只想在這間他住了一年的養老院,安祥地步向彩虹橋那一端。最後老人在某個半夜於睡夢中過世,躺在他熟悉的床上。

柏林開設同志養老院 - 安可人生
位於柏林的「Lebensort Vielfalt」是全德唯一擁有醫療重症樓層的同志養老院,打造讓同志老後不孤單的居住環境,目前24個獨立住房,等待名單上卻多達四百人。圖片來源:黃文鈴提供

讓人不孤單的居住環境

「Lebensort Vielfalt」由柏林同志組織「Schwulenberatung Berlin」於2012年成立,是全歐首座LGBT養老院。以「讓人不孤單的居住環境」為發想,讓住戶們住得安心、晚年不需再有任何恐懼。

創辦人德古魯特(Marcel de Groot)表示,很多住戶在入住前已將此處作為人生最終站,不希望老了、病了還得在一般養老院面臨歧視,或害怕遭受護理人員不同的待遇而再度「入櫃」。

德國惡名昭彰的刑事法175條,在納粹掌權後,將同志間的性行為視為有罪,二戰期間多達5萬人遭受判刑,數萬人更因此被送進集中營。此法遲至1994年才廢除,因此老一輩的同志多數選擇終生隱瞞自己的性向,避免丟掉工作或遭社會公開歧視。

德古魯特解釋,多數老同志因此早已與家人分崩離析,加上沒有子嗣,「獨身老人們對於可能在家中過世,多日無人發現的恐懼很深很深。」因此他們想組成一個像大家庭的養老院,讓老同志們不須再擔心害怕,能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同時保有隱私。

柏林開設同志養老院 - 安可人生
位於柏林的「Lebensort Vielfalt」是全德唯一擁有醫療重症樓層的同志養老院,打造讓同志老後不孤單的居住環境,目前24個獨立住房,等待名單上卻多達四百人。圖片來源:黃文鈴提供

唯一有重症醫療樓層

在性別多元風氣開放的柏林,類似的LGBT養老院有5家,惟獨「Lebensort Vielfalt」擁有重症醫療照護樓層,24小時有護士照料,包括洗澡、協助如廁、給藥等,並設有專屬醫療器材,妥善照顧患有癌症、愛滋病的老同志;該樓層並有志工人力,能協助坐輪椅的住戶出外購物等維持日常所需。

早在2004年一群常參加「Schwulenberatung Berlin」諮商團體的同志們,起意蓋一間同志養老院;2007年相中目前位於西柏林這棟7層樓的大樓,原本柏林市政府興建此處為幼稚園,但生育率下降,導致該大樓成為閒置空間。

德古魯特與合夥人普佛(Marco Pulver)向政府申請要買下這棟大樓,重新整建為養老院,但籌資過程屢屢碰壁,花了6年才籌到所需的6百萬歐元,其中逾一半經費由Stiftung Deutsche Klassenlotterie Berlin基金會提供,其餘則向銀行借貸,按月還款。

德古魯特說,籌資是整個計畫最困難的部分,當時四處提案申請經費,但因無前例,銀行甚至表明:「該基金會給錢,我們才給錢。」

柏林開設同志養老院 - 安可人生
創辦人德古魯特說,同志們擔心老後還得隱瞞自己的性向,在一般養老院遭受不平等待遇,或擔心他人異樣眼光。圖片來源:黃文鈴提供

多元年齡層組成的小島

 

此外,更有人批評,這家同志養老院如同ghetto(貧民窟),將同志們隔離於外界。德古魯特則認為,「我們為住戶打造一座小島,讓他們在這裡可以做自己。」

自籌畫之初「Schwulenberatung Berlin」便持續詢問並蒐集來諮商的同志意見,包括大樓設施、功能、希望自己老年理想的居住環境,每年來該組織求助、諮商的人數約一萬人,幾年下來累積可觀意見;住戶並提議:養老院不應僅限於老同志居住。

如同計畫名稱「Lebensort Vielfalt」字面之意,該處為多元化的居住空間,24間獨立住房,住戶組成限定60%是55歲以上的男同志、20%為女性、20%為年輕男同志,目前最年輕的住戶是24歲。

住戶代表、73歲的蓋瑟(Bernhard Gaiser)指出,住戶們希望與社會接觸、推廣多元性別,讓一般人了解同志生活,因此樓層空間安排一樓開放所有民眾參觀、進出,能在「Wilde Oscar」餐廳用餐、喝咖啡,或參加不定時舉辦的音樂或戲劇演出,一樓圖書館同樣對外開放。

比家人更親近

對22歲因出櫃與媽媽鬧翻離家的蓋瑟而言,如今有相同嗜好的住戶為鄰、有自己的朋友圈,「比真正家人還要親近。」

他從家鄉海德堡搬來柏林逾50年,「媽媽直到90多歲過世前,都避談我是同志的話題,甚至要跟我斷絕母子關係。」原本與兩名同志好友同住逾30年的蓋瑟,在養老院成立之初便毅然搬進。

他認為,住在這裡最棒的地方是像個大家庭,三五好友晚上可以作伴看戲、喝啤酒,也能互相照料。例如有位女住戶因為年紀大行動不便,其他住戶便自動自發排值日生,每週固定替她購買日用品;甚至有住戶跟對門鄰居約好:「若早上十點沒看到我家窗簾拉開,一定是發生什麼事了,記得來看看我。」

德國愈見開放 鼓勵多國效法

以出櫃同志的身份活過半世紀,蓋瑟認為,如今德國對於同志開放的接受度,在50年前簡直難以想像,甚至去年也已立法通過同志婚姻;目前超過400人排隊欲入住「Lebensort Vielfalt」,代表未來需要更多類似像這樣的同志養老院。

「Schwulenberatung Berlin」預計在柏林成立第二座同志養老院,德古魯特的辦公室架著一張全開設計圖,他指出,若今年順利通過政府申請,最快2021年就能完工,屆時將能提供74個獨立居住空間。自從有先前成功案例後,許多國家的LGBT組織都前來取經,像是瑞典、荷蘭等國都陸續興建,讓多元性向友善的種子在各地萌芽。

撰文/黃文鈴

延伸閱讀

彩虹老後 - 瑞士酷兒養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