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弘廷專欄】探索高齡者生活圖像 失能預防與休閒活動

【詹弘廷專欄】探索高齡者生活圖像 失能預防與休閒活動
2022/12/06

隨著年齡的增加,高齡者身體日益衰退,同時罹患慢性疾病機率增加,如糖尿病、高血壓或關節炎等,在身體、認知情緒和心理社會功能都面臨很大的壓力和挑戰。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於2004年即推估,人類長期照護之潛在需求為7到9年,再依據前行政院衛生署照護處2010年報告指出,以國人平均壽命及疾病型態等變數推估,國人一生中長期照護需求時段為7.3年。其中,男性平均長期照護需求為6.4年,女性平均8.2年。

然而,隨著各國老年人口的大量增加,許多先進國家不再視高齡者為社會負擔或經濟發展的障礙,轉而從高齡者的異質性觀點,關注仍能保有高功能與持續貢獻社會的高齡者,他們與同年齡的人,甚至更年輕的人相較,卻有更高的功能表現或較低的缺損,並試圖瞭解他們如何以有效的策略與醫療保健來維持晚年身心及社會的健康與成長。

2016年,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陳雅美教授的研究,根據台灣1996∼2007年5,451位長者(平均年齡67.16歲)的中老年健康與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發現,民眾晚年積極參與休閒活動比起不積極參與休閒活動者,有3倍以上的機率減緩身體失能速度,而早年的身體功能失能並不會阻礙晚年時積極參與休閒活動。這份調查研究所指的休閒活動,是聆聽音樂或收音機、閱讀、玩麻將或棋子、與家人或朋友相聚、園藝活動、散步、戶外活動及團體活動等8種認知、社交及身體活動。

3面向評估休閒活動   找出黃金交會區

如何引導長者能積極參與休閒活動呢?許多研究指出除了多樣性方式外,也需考慮休閒活動的可及性、結構性及高齡者參與動機等3方面。若僅考量休閒活動的可及性,看電視可能是最適合的休閒活動,看電視確實是可以消磨時間,短時間內也許能放鬆情緒,但每天長時間觀看電視節目反而會令內心空洞、思考表淺化,無法獲取身心健康之效益。

每天長時間觀看電視節目反而會令內心空洞、思考表淺化,無法獲取身心健康之效益,設計長者的休閒活動應考慮休閒活動的可及性、結構性及高齡者參與動機等3方面。(圖片來源/pixabay)每天長時間觀看電視節目反而會令內心空洞、思考表淺化,無法獲取身心健康之效益,設計長者的休閒活動應考慮休閒活動的可及性、結構性及高齡者參與動機等3方面。(圖片來源/pixabay)

其次是休閒活動應具結構性,也就是說,能有具體目標和回饋互動機制,例如,玩桌遊或下象棋,除了引導參與活動的高齡者專注及問題解決能力的增加外,還能促進人際溝通及良性互動,有時也能協助適度身體協調及行動。但高齡者能長期有規律地從事結構性休閒活動是有其難度的,那就要考慮參與動機及價值文化背景,這也就如同運動活動要考量其對高齡者是否能提供適性、怡情,以及適能之效用理念。

布局社區資源網絡   落實在地安心老化

在地老化強調盡可能讓高齡者在其生活地方感受熟悉與自在,並有足夠的自信、正面的態度老化,獲得安心而愉悅且有自主、尊嚴的生活,進而促進心理健康,達到高層次之自我實現的滿足感。甚至是失能者,也能在熟悉社區接受長期照顧至臨終。高齡者無論身體功能如何,走出戶外,便能和社區居民一同聊天,以增進他們對地方的依附及幸福感,而地方依附就代表人與環境的關係、情感及意義。

目前政府正透過長照2.0政策布局,企圖強化社區基層健康及社會組織,以建構完善有利高齡者醫療、失能照護及生活照顧整合的社區資源網絡。期待未來也能運用各地高齡者文化、資源、習慣、價值、地方特色以及其在地情懷,以多元規劃與設計方式,如景觀塑造、社區產業或服務創新活動的導入,共同營造出對高齡族群更友善、具可及性、結構性及滿足其參與動機的休閒、社交的生活空間及記憶圖像。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雜誌立場)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參閱第22期創新照顧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