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台灣病人安全通報系統2020年年報統計,跌倒是醫院通報事件第二位(佔21.5%,僅次於藥物事件),醫院病人跌倒事件發生時活動又以「上下床移位時」佔21.8%最多。床是醫療院所、照顧機構病患和住民生活與照顧的核心,預防離床跌倒經常使用離床報知墊,然而一般離床報知墊面積較小,容易產生誤報,且在長輩離床之後照顧人員才會接獲報知,前往察看已經來不及。
現今市面上開發出來的智慧床墊在醫院應用比較重視即時臥床狀態及提醒,機構則也很重視住民個人長期生活模式的變化。照顧者每日交接時可以藉由系統「儀表板(dashboard)」了解住民前日狀態,如果生活模式有異常變化,則可進一步點選查看個人化數據分析,包括單日臥離床紀錄和臥床時活動量,整晚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等,了解原因並預先設計因應照顧流程。系統每週產生一次前兩週臥離床、睡眠行為常模,作為當日臥離床及睡眠模式比較的依據,與常模差距較大時系統以橙色、紅色數字提醒照顧者可能的異常狀況;系統並以顏色呈現連續久壓和單日累計久壓時間和區塊,提醒照顧者注意長期臥床住民適時進行翻身拍背,預防壓傷,還可以依每位住民長者的個別狀況和照顧需求,設定久臥/低活動量/翻身拍背提醒、躁動提醒、提醒時段設定等個人化的照顧模式。
照顧者每日交接時可以藉由系統「儀表板(dashboard)」了解前日住民狀態
另一方面,床墊最基本的需求就是睡得舒服。許多智慧床墊產品以感測器形式開發,再尋找床墊廠商搭配,然而,除了智慧功能外,採用優質泡綿材料作為床墊提供使用者躺臥、睡眠的舒適性也同樣重要,床墊材質塑造出符合身形輪廓的包覆與支撐,釋壓效果佳才能降低壓傷發生率。
世大智科的「天才床墊(WhizPad)」開發完整的長者智慧照顧系統,已在國內廣泛使用,在醫療院所、照顧機構、居家應用創造了近5,000床實績,一開始便和國內精品級床墊廠商世大化成合作,採用完全不同的設計策略,智慧床墊內部沒有任何電子元件,而是將感測層整合於世大化成優質泡綿材料中,成為具壓力感測功能的床墊,也經國內醫學中心研究證實能顯著降低壓傷情況發生。
WhizPad智慧功能即是從離床報知開始,整張床墊布置了5×6共30個感測區塊,應用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演算法判別使用者目前臥床姿態是躺床、坐床、床緣、空床,搭配物聯網架構,護理站電腦頁面或手機App便可即時顯示臥床姿態;察覺病患姿態變換準備離床時,系統搭配語音發出三階段離床預警(坐床、床緣,離床),提醒照顧人員及早提供協助。
護理站系統頁面顯示住民即時臥床狀態,並搭配語音發出三階段離床提醒(畫面右側)
住民長者個人長期生活模式數據,包括單日臥離床、睡眠、久壓紀錄和兩週常模
睡眠紀錄數據
單日久壓紀錄
兩週常模紀錄
WhizPad智慧床墊採用藍牙傳輸,不需插電,兩顆乾電池便可使用六個月以上;搭配的藍牙物聯網接收器WhizConnect除了床墊資料外,也可以接收其他藍牙裝置資料,如體溫計、血壓計、血糖計、血氧濃度計,乃至於環境溫溼度計等,形成完整的遠距居家照顧系統,不同住的子女、家人在手機App上即可了解家中長輩睡眠與生活狀況,及時提供關懷。長輩家中可能沒有網路,無線網路在臥室也常收訊不良,因此世大智科開發NBIoT版本WhizConnect,直接連線手機基地台,家中不需WiFi隨插即用,號稱三分鐘便可建置智慧照顧臥室,完成WhizPad智慧床墊和遠距照顧系統進入居家的最後一哩路。
不同住的子女、家人在手機App上即可了解家中長輩睡眠與生活狀況,及時提供關懷
曾聽機構經營者提到,早上住民起床時,照顧人員的問候語常是「阿嬤,昨晚睡得好嗎?」使用智慧照顧系統之後,照顧人員早上的問候語變成「阿嬤,昨晚睡得不好喔,我們今天來作活動…」這樣的轉變應該就是應用智慧科技「精準」高齡照顧的具體實現。
本文作者徐業良為元智大學機械系特聘教授,老人福祉科技研究中心主任, 2016年在經濟部計畫支持下帶領學生團隊創立世大智科,致力將大學研發成果產品化。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雜誌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