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廷專欄】日本觀察| 展望2023年 介護業界的問題

【李光廷專欄】日本觀察| 展望2023年 介護業界的問題
2023/02/23

在日本65歲以上高齡人口3,621萬人,占總人口28.9%,男女健康壽命都比10年前延長,其中75歲以上後期老人的比率更高於65∼74歲的前期老人(內閣府,2022)。目前照護人力比以每年1%成長,估計未來照護市場的規模還會不斷擴大,依推算,2035年時照護人力將短缺79萬人。

根據2018年度日本「照護勞動實況調查」,67.2%的照護業者表示「人手不足」, 加上新冠疫情影響,居家照護人力嚴重不足(圖1),預估2023年照護人力將短缺約22萬人(厚生勞動省,2019)。為此,厚生勞動省於2018年10月設置「展望2040年的社會保障‧勞動改革本部」,並制定實現即使少人數也能驅動醫療與照護現場的目標與方向:

促進多世代的就業和社會參與,支援延長就業到70歲以及30歲後半至50歲前半者的就業機會。

將國民的健康壽命延長3歲,預期2040年能提高到75歲以上;介入不關心健康的族群,縮短社區和地方政府之間的差距。

改善每單位時間醫療、照護服務的提供效率,導入並促進機器人、ICT、AI實用化,以及推動健康保健電子化、組織管理改革。

2大因素  導致日本照護產業人才荒

針對照護業界分析人力短缺原因與今後採取的因應措施,大致歸納如下:

原因1、工作辛苦、複雜,社會評價低:求職者對照護業者的負面形象是障礙之一,尤其是剛踏入業界的年輕或缺乏經驗的新手而言,特別容易動搖。照護人員平均年收入估計為330萬日圓,與其他行業的440萬日圓相比差距甚大,甚至有年收入低於200萬日圓難以維生的照護人員,此因素尤其反映於早期離職率高者。

原因2、需面對複雜的人際關係:和其他行業相比,照護人員必須與服務利用者及家屬、同事、主管,甚至外部連結的醫療單位等對象互動,難免承受較多的人際關係壓力。特別是照護場合偶有因誤解而被辱罵或毆打情事,特別會令照護人員感到受辱和委屈。

日本高齡人口比例高,推估2035年時照護人力將短缺79萬人,厚生勞動省制定實現即使少人數也能驅動醫療與照顧現場的目標與方向。(圖片來源/photo AC)日本高齡人口比例高,推估2035年時照護人力將短缺79萬人,厚生勞動省制定實現即使少人數也能驅動醫療與照顧現場的目標與方向。(圖片來源/photo AC)

照護業界的展望與照護工作者的未來

儘管目前勞動力短缺嚴重,但這是一個賣方市場,因為對照護產業感興趣或有照護現場經驗的人,更容易受歡迎而聘用。預估未來此趨勢還將持續。照護人才的確保和培訓是目前亟待解決的迫切問題,政府正努力改善照護職員的待遇,以補充照護人才高度需求。

措施1、改善待遇:改善工資和工作環境或許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對策,求職者也會增加。提高工資和改善工作環境的成本很高,但如果能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從長遠眼光來看,能夠吸收有經驗、有工作熱誠的專業人力組成高品質、好口碑的照護團隊,無疑是最有力的經營良藥。

措施2、導入IT化設備,提高業務效率:業者利用IT補助金可以購買所需的資訊設備和系統。透過業務IT化以簡化考勤管理、工資計算等手續,以及自動化整理、統計服務利用者各種資料,以作為擬訂照護計畫的依據和材料,錯誤更少、效率更高,還可有效分配人力,改善人員短缺困境。

措施3、導入Unit Care(生活單位型照護)模式:被照護者以10人為一個照護單位,每單位配置適當的照護人員,如此可減輕照護者來回奔走於全場域的體力負擔和時間浪費,並可促進被照護者彼此之間互動、關懷或互助的可能性。

措施4、雇用外國勞動者:2019年4月,日本為解決人力短缺而引進14個「特定技能」業種新制度,包括照護領域。在程序上,接受外勞比雇用日本人費力,但此辦法能幫助業者找到年輕且可靠的人力。

措施5、召回潛在的照護人才:創造一個讓離職照護人力容易重返工作崗位的環境(例如調整待遇) 。所謂「潛在照護人才」,過去是指有照護經驗但已離開該領域、或擁有照護員資格但沒有該領域經驗的人。其中包括「轉行」「結婚、育兒而休業」「有證照但未從事照護工作」等。和初學者相比,這些人無疑是更有即戰力的人才。日本總研(2020)的問卷調查統計顯示,其中不少人願意回到照護職場(圖2)。

參考資料:學研 Cocofump 官方網站 https://www.cocofump.co.jp/articles/kaigo/453/#7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雜誌立場)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參閱第23期創新照顧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