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身於台北市中心大安區辦公大樓裡,沒有招牌的「行一診所」,是全台少數不收門診、以24小時全時段執行在宅醫療的診所,只到家中為有多重疾病、失能等級高的患者看診,提供臨終整合性療護。
關注非癌症安寧個案
行一診所前身是「台北都蘭診所」,2019年設立時,即以癌症與非癌症安寧患者(如失智症、衰弱、肝硬化、心臟衰竭等)為照護對象,其中非癌症個案佔7成,所長張凱評醫師指出,目前醫療院所多以癌症臨終醫護為主,但非癌症患者的病程時間長、病況不確定性高,不像癌症到最後的進程是可以預期的,因此需要更多的醫療照護與陪伴個案家庭的過程,「我們要扮演的是案家最後一個家庭醫師的角色,提供有幸福感及尊嚴感的照護」。
行一診所所長張凱評
行一的服務範圍是以診所為中心,車程約15分鐘為收案對象,張凱評表示,民眾對在宅醫療的觀念逐步提升,目前診所同時間照護約60名患者,有超過一半是自行申請,30%由醫院轉接,17%由長照相關單位介紹。
現今診所提供的醫護服務有:在宅門診、在宅急診、在宅住院、在宅急性後期照顧與在宅安寧緩和醫療(見表)。張凱評指出,目前台灣的在宅醫療多只做到在宅門診和在宅安寧緩和醫療,遇到患者有急症時,還是往醫院送。但在行一,他們角色會很多變,患者在急性變化期的時候,他們是給予意見指導的角色,提供醫療處置式、建議及資源連結,患者在穩定期及臨終時,又是扮演陪伴支持者的角色,以提升患者生活品質為要。
醫護過程中,要與案家充分溝通,了解整個家庭的想法與照護能力,以及當事人的價值觀,彼此建位信任感,才能擬出合宜照護計畫。然而陪伴的過程還是有很多不確定性,「不完美的我們,希望在每一個當下,盡力為長輩做出最好的決定。」張凱評說。
以案家為核心形成3層照護網
提供整合性的照護,是依據各別家庭的需求,連結許多資源形成合作團隊,因此,行一以個案家庭為核心,形成3層照護網,最接近核心的第一層是由行一診所3位人員所組成的鐵三角,各自具有醫療、護理、長照等背景及資源連結能力,提供案家即時的醫療處置及照護協助。第二層是共同訪視案家的人員,例如長照單位中的個管師、居服員、物理治療師、語言治療師、呼吸治療師、營養師等,參與人員也會跟案家成立LINE群組,方便溝通,因應個案狀況調整照護模式。第三層則是由行一診所連結其他資源,如醫院、長照機構、社福等單位,以提供案家更完整的服務。
照護過程中,要與案家充分溝通,了解整個家庭的想法與照護能力。(圖片來源/行一診所)
張凱評24小時提供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現場醫療與遠距醫療的服務,連確診新冠肺炎,發燒隔離期間,都還持續用LINE及電話與案家連繫。以創新的模式執行在宅醫療近4年來,陪伴超過100個案家,在醫療及健保制度不完備下,遭遇許多挑戰,「過程中我也曾想放棄。」張凱評坦言,「但這是個旅程,很辛苦,也有禮物,讓我對生命有所省思。」
提升患者生活品質 讓日子多一點生命
張凱評所說的「禮物」,是照護過程中,學會傾聽患者身體的聲音及反應,還原身體本來的面目;其次是發現生命走到最後,最重要的是要有「幽默感」,不少患者在生命末期時,還能跟你「練肖話」。這些是得不施加過多醫療處置,給予舒適照護,提升患者生活品質時,才有機會展現。「與其讓生命多一點日子,不如讓日子多一點生命。」他說。
想到因應高齡化,台灣社區未來的醫療和照護模式,在宅醫療值得深耕,成為社區醫療照護的守護者,張凱評堅定走上這條路。陪伴家庭的過程,看到病患和家屬從面對臨終的不安到擔憂消失,展現笑容,甚至得到許多暖心回饋。即使辛苦,他還是加滿活力繼續奔走,承諾照顧好每個托付的病家,也讓台灣的安寧善終多了不一樣選擇。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參閱第25期創新照顧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