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香芸專欄】肢體互動結合音樂照顧 促進失智者的社交關係

【賴香芸專欄】肢體互動結合音樂照顧 促進失智者的社交關係
2023/08/03

因Covid-19大流行的緣故,這幾年在課程設計上為避免交互傳染,在團體中總盡量減少近距離互動及肢體接觸,再加上長期配戴口罩,不容易判讀彼此的情緒表情,無形中也拉遠了人際間的距離並形成一種隔閡。

隨著疫情趨緩,生活防疫規範鬆綁,我們嘗試以緩和並循序漸進的方式讓失智者重新適應社交關係,我們從旁協助他們在團體中獨立操作、分組運作到倆倆互動,將減敏原理融入其中,讓失智者能在彼此接納的狀態下有了進一步的肢體接觸。

Covid-19期間活動盡量減少近距離互動及肢體接觸,解封後以緩和並循序漸進的方式讓失智者重新適應社交關係。(圖片來源/賴香芸)Covid-19期間活動盡量減少近距離互動及肢體接觸,解封後以緩和並循序漸進的方式讓失智者重新適應社交關係。(圖片來源/賴香芸)

首先,我們將團體進行能力分組,兩人為一個單位,以方便眼神接觸的面對面形式互動,讓失智者在主觀認知能掌握全局的狀態下,由帶領者引導簡易動作,再藉由中板音樂達到互助伸展之目的,而過程中我們需觀察團體的情緒反應才能判斷是否做進一步的肢體交流;以近期引導的多個團體為例,若能在第一階段的活動中取得彼此間的信任,帶領者較能協助失智者進入更深層的人際交流。而在第二階段的按摩紓壓中,其座位安排持續以兩人一組,但為面對同一方向之形式進行,亦即前者是在無法臆測後方行為的狀態下參與活動,這需要建立在充份安全感之磐石上才得以順利進行;而帶領者依序介紹按摩手法並引導操作後,在播放音樂前,必須先請後方長者進行告知,讓前者有預備心後再開始進行,才不致造成對方的衝擊;而輕柔且穩定的音樂結構加上富有節奏感與真實的撫觸按摩,除了促進皮膚刺激外,亦能增加多巴胺及催產素分泌,以增強親密感、穩定情緒進而減緩躁動。

帶領者引導簡易動作先讓失智症患者們彼此間取得信任,輕柔且穩定的音樂結構加上富有節奏感與真實的撫觸按摩,增強親密感並穩定情緒。(圖片來源/賴香芸)帶領者引導簡易動作先讓失智症患者們彼此間取得信任,輕柔且穩定的音樂結構加上富有節奏感與真實的撫觸按摩,增強親密感並穩定情緒。(圖片來源/賴香芸)

課程後參與者的反饋,音樂照顧不僅能增加信任感也達到歡樂的效果。(圖片來源/賴香芸)

課程後參與者的反饋,音樂照顧不僅能增加信任感也達到歡樂的效果。(圖片來源/賴香芸)

腦功能受損的情緒障礙患者,往往無法單憑語言的力量達到平復情緒的目的,若能活化左腦的語言區再整合右腦對音樂藝術的感受力,讓患者的大腦運作既各司其職又能彼此合作、串連,較能有效達到情緒安撫的作用喔。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雜誌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