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耀章 台灣口腔照護協會理事長、邱牙醫診所負責人
在21世紀口腔領域最被強調兩部份,一個是生命週期的口腔照護,即在生命週期的每一個階段皆需要口腔照護:另一個被強調的是口腔健康沒照顧好,會引發嚴重的系統性疾病。在健康者是如此,更何況是在抵抗力較弱的特殊需求者。要有良好的口腔健康,必須要透過口腔醫療及口腔照護才能達到,而口腔照護則又包含了口腔護理、口腔清潔及口腔機能提升。
吸入性肺炎是特殊需求者的一大殺手,引發因素包含口腔衛生不良及吞嚥障礙。在台灣的本土經驗中,屏東醫院附設護理之家落實口腔清潔後,吸入性肺炎住院人數下降了31%,康禎護理之家全院推行潔牙後,因肺炎住院住民人數下降了60%。
在提升口腔衛生後,屏東醫院附設護理之家、康禎護理之家因吸入性肺炎住院人數皆有下降。(圖片來源/Pexels)
人的大腦中有灰質和白質,隨著年紀增長,大腦的體積縮小、灰質流失,就可能發生失智狀況,咀嚼運動可以刺激大腦主宰學習與記憶的海馬迴,減緩灰質流失的速率,促進認知功能提升,牙齒越多、咀嚼功能越好,認知功能退化的比例就越低。
咀嚼可以將食物磨碎,藉由舌頭捲曲翻轉,形成容易進入食道的食糰。若咀嚼功能不佳、食糰鬆散難以吞嚥,食物很容易掉入氣管使人嗆到,甚至引發吸入性肺炎,日本甚至實證達成「8020」者(指80歲的人能保有20顆以上的自然齒),每人每年減少32萬日圓醫療費用(非牙醫領域)。
目前台灣推動特殊需求者口腔照護困難點為:(1)人力不足,背後問題包括安於現況、技術不熟悉、誘因不夠(2)跨領域合作尚未普及,運動、營養、復健與口腔必須結合,目前是從評估開始即有認知落差,各領域較勁及本位主義濃厚(3)從口腔清潔到機能提升;從評估到計劃管理,目前尚無共識的版本,增加推動實務難度。未來期待不管是健康、亞健康或失能者,都能透過良好的口腔照護,提升生活品質,達成縮短「壽命與健康餘命之間落差」的終極目標。
作者邱耀章為台灣口腔照護協會理事長、邱牙醫診所負責人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雜誌立場)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參閱第28期創新照顧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