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人物】讓長輩活得自在 接棒30年福樂多事業 「1.5代」少主蔡俊明掌舵轉型

【封面人物】讓長輩活得自在  接棒30年福樂多事業  「1.5代」少主蔡俊明掌舵轉型
2024/02/01
作者/專欄

↑成立 30 年的福樂多事業,經歷蔡錦墩(右)和蔡俊明(左)父子兩代傳承,奠定服務品牌。(攝影/林宏洲)

今年將成立滿30年的福樂多醫療福祉事業,總部大樓坐落在高雄鼓山區有著綠蔭的大馬路旁;冬日有著陽光的上午,位於1樓福樂多日照中心的長輩們,正跟著老師的動作,隨著宮本式音樂舞動著手腳。長輩臉上洋溢笑容,就像是屋外的陽光一樣暖和。

長輩隨著加賀谷宮本式音樂療法,搭配動作,訓練日常生活的活動。(攝影/林宏洲)長輩隨著加賀谷宮本式音樂療法,搭配動作,訓練日常生活的活動。(攝影/林宏洲)

在2樓辦公室,福樂多創辦人暨董事長蔡錦墩和兒子蔡俊明熱情等待著我們到來。到達時,蔡錦墩指著總部辦公室外面的看板一段文字:「幸福就是能夠在/家 自由自在的生活」,70多歲、身體硬朗的他神情驕傲地說:「這是我兒子想出來的一句話,也是我現在最大的心願。」他隨即也補充說:「旁邊的小字『福氣快樂多』,就是我創下的『福樂多』精神。」

這是一對交棒傳承的父子,侃侃而談布局長照事業的理念和未來發展藍圖。接棒30年事業招牌的蔡俊明,看似年輕,但進入福樂多事業,也有超過15年的經驗,「董事長的目標,就是『在地老化』,我們看到許多長輩,出了院就回不了家;所以我們在做的事情都和『在地老化』有關,希望每個人活到老,還是能夠在家生活,能夠活得像自己,不是被逼迫過著不像自己的生活。」

從代理輔具轉型   全方位長照顧問公司

秉持這個理念,1994年福樂多從販賣輔具起家,在2005年,接下了第一個政府OT(Operate-Transfer)案─翠華園日照中心。當時,台灣的社會氛圍對日照尚不熟悉,但蔡錦墩意識到,若不親身參與這個領域,很難深刻了解台灣在高齡照顧方面的走向,便義無反顧地投入,將日照中心做為一個學習的管道。

福樂多日照中心位於高雄鼓山美術館區,交通方便,環境幽靜。(攝影/林宏洲)福樂多日照中心位於高雄鼓山美術館區,交通方便,環境幽靜。(攝影/林宏洲)

當時,蔡俊明剛從日本學成返台。蔡錦墩很早就有遠見地看到日本在高齡產業的發展,特別安排蔡俊明前往日本學習語言以及當地的照顧服務模式。

「我在日本的老人住宅公司實習,體驗各種機構的營運模式,也看到了銀髮產業的多元面向。他們巧妙結合空間設計、金融、不動產等多個行業,讓我對這個產業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彼時,台灣對高齡產業的理解,還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初期階段,蔡錦墩、蔡俊明父子將日本的學習經驗帶入台灣,讓福樂多從經營模式、服務理念和照顧方式,提供不一樣的服務價值和經營理念。

福樂多醫療福祉事業涉及長照事業,目前除了2間日照中心、居家服務單位、A級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外,更將事業版圖擴增到日照籌設輔導顧問、長照機構環境計畫、福祉教育人才培訓、居家無障礙統合規劃。蔡俊明進一步解釋,「你可以把福樂多想像成一家長照顧問公司,而不再是單純販賣產品的公司。我們根據客戶的需求進行合作,引進專業跨域資源,不僅提供商品,更針對客戶的痛點,提供全方位的解決方案。」

廁所的貼心設計 讓長輩快樂生活

走進1樓的日照中心,映入眼簾的是原木質調的活動空間,散發出溫暖舒適的氛圍,「我們希望可以打造像『家』的概念,讓長輩都是很願意過來的。」福樂多的照顧理念是「以人為本」,透過室內的空間設計、服務人員的專業,讓長輩來到這裡,可以依照自己的意願,自由安全行動,「長輩來這邊以後,我們不希望他的生活被改變,而是希望能夠延續長輩原本的生活模式,過好的生活。」蔡俊明分享。

「輔具就是家俱,家俱就是輔具。」福樂多用高質感的樂齡輔具,打造像家一樣溫馨舒適的日照空間。(攝影/林宏洲) 「輔具就是家俱,家俱就是輔具。」福樂多用高質感的樂齡輔具,打造像家一樣溫馨舒適的日照空間。(攝影/林宏洲)

福樂多日照中心共有4間具有不同功能性的廁所,堪稱全台廁所密度最高的日照中心,也展示福樂多引進的設備產品,體貼服務長輩。蔡俊明說:「之前的經驗告訴我們,廁所一定要夠,不然長輩就必須要排隊或是穿尿布,我們希望長輩是能夠自己進來上廁所。」因此,在設備輔具設計上就有許多巧思,讓長輩在如廁空間是省力、安全的;針對需要使用尿布的長輩,也能於同一空間,利用空間中的友善設備,輕鬆完成,保有長者的尊嚴。

福樂多日照中心共有4間具有不同功能性的廁所,堪稱全台廁所密度最高的日照中心。(攝影/林宏洲)福樂多日照中心共有4間具有不同功能性的廁所,堪稱全台廁所密度最高的日照中心。(攝影/林宏洲)

這樣的設計,同時也考量到照顧者,蔡俊明點出照顧過程中「零抬舉」的重要。「當年董事長創業時,有一句標語是『歡歡喜喜的服務,輕輕鬆鬆的照顧』,我們希望透過友善設計,讓照顧者更省力,不容易因為受傷而折損。」日本因面臨少子高齡化問題,在長照路上走了不少冤枉路。蔡俊明借鏡日本經驗,看到了台灣未來的照顧趨勢,透過輔具、設備和空間的友善設計,解決人力短缺的問題。

「每個人都會老,若未來20年後台灣還是像現在的照顧模式,大家都會很痛苦。現在很多人在推自立支援,但是沒有設備,如何自立支援?所以我會希望從福樂多開始,去改變這一塊。」蔡俊明擔心但不失樂觀,近幾年,積極帶各界夥伴去日本參訪,從軟體、硬體各方面,學習日本的照顧經驗,促進雙方交流。

成立跨業聯盟 重視跨域整合

有鑑於此,蔡俊明5年前和父親蔡錦墩、成功大學建築系特聘教授江哲銘等人共同創立了「福生環境住易聯盟」,強調結合建築空間設計、各種輔具和智慧科技等跨領域整合,才能有效處理高齡社會面臨的問題,找到創新照顧服務的方式。當時,也是蔡俊明接下總經理的階段,「我發現我每做一個案子,需要連結的對象都好多,從建築、設計、護理、醫療、IT、保險、法律、營養⋯⋯所以想串聯大家的專業和想法,在長照這條路上可以一起走。」

成立聯盟後,蔡俊明務實地展開跨業合作的服務模式。「我們並不是好高騖遠的喊口號,而是要大家都有錢賺。共好才可以走得遠。」蔡俊明說,長照不是只要社會福利,而是要透過產業化和福利的整合,才能發展地更完善。

「台灣常羨慕日本輔具做得好、機構辦得好,那是因為日本從介護保險開始,很多產業都跳進去走產業化,我們台灣還沒有走到這一步!當然,我們不能放棄福利這一塊,但是必須要思考,如何在福利和產業化這兩件事情並進前行。」蔡俊明堅定地說。

從小耳濡目染 跟隨父親勇於創新

從1994年,父親創立福樂多到現在,蔡俊明形容自已是「台灣高齡產業的新一代見證者」,國中開始身邊圍繞著銀髮話題,讓他隨著父親的腳步,很自然的踏進這一行。15年前進入公司,到前幾年正式接任總經理,蔡俊明分享是從前期「人格養成」、中期是「經驗累積」,到現在「開創未來」的過程。

由於父親嚴格、注重細節的個性,曾經發生一張宣傳單,被父親修改12次,最後還不被使用的經驗,「過去這些磨練,造就我對現在細節要求的養成。」教育的養成,加上多年實務經驗不斷累績,以及開放創新兼具務實的眼光,讓蔡錦墩在這幾年逐漸放手,蔡俊明正式接班福樂多。

為了讓日照中心的長輩可以開心做自己,蔡俊明和團隊認真了解每個長輩的喜好和背景。(攝影/林宏洲)為了讓日照中心的長輩可以開心做自己,蔡俊明和團隊認真了解每個長輩的喜好和背景。(攝影/林宏洲)

過去曾有人問蔡俊明,父親是如何培養他的,他回答「與其說是培養,不如說是教學相長。福樂多前面15年,是父親獨自打拼;後15年,是我加入一起做,我們懂的東西不同,但都很願意互相分享、成長,所以大家都說我是二代,但我常說我是1.5代,有很大一部分是和父親一同經歷成長。」

如今,掌舵福樂多事業的蔡俊明,對長照產業的熱情不減,「在這個產業,我可以接觸到各種領域,就像每天都在接觸新的東西一樣,越做越覺得照顧產業很有趣!」未來,蔡俊明也將帶領著福樂多繼續跨域整合,計畫擴大居家服務的版圖,並進軍外銷市場,把台灣產品帶到國外,也持續為台灣銀髮族打造自在的幸福生活。

良師益友 非典型父子關係

福樂多總部辦公室外面的看板一段文字:「幸福就是能夠在/家 自由自在的生活」(左是蔡錦墩;右是蔡俊明)福樂多總部辦公室外面的看板一段文字:「幸福就是能夠在/家 自由自在的生活」(左是蔡錦墩;右是蔡俊明)

談及兩人對經營管理方式的不同,蔡俊明除了受父親處事「細膩度」的影響外,也提起父親對「誠信」的堅持;蔡錦墩則是佩服兒子帶進來的現代管理制度,有效率的做事方法;兩人談起對方,都是滿滿的信任和贊同,就算是為經營理念吵架,很快也會和解。

雖然在採訪中,兩人以「董事長」、「總經理」相稱,仍可看出父子的好感情,不僅在工作上互動密切,私下更是能夠聊天、分享生活。蔡俊明形容蔡錦墩是一個非傳統的父親,作風很洋化,「我覺得很幸福,小時候想要學什麼,攝影、電腦,他都是無條件支持;以前他也會帶我們去吃麥當勞、披薩,讓我們在生活中接觸到很多新的事物。而到現在,換我眼界比較開闊了,換我教他怎麼用Netflix、YouTube,也會幫他買衣服。」

過去在福樂多事業的草創時期,蔡錦墩必須承擔很多挑戰, 壓力有時大到無處宣洩,只能利用停靠平交道的時間,獨自在車上大喊3聲「加油!」為自己打氣。現在有了兒子接棒,放心多了,不用獨自承擔壓力,退下第一線的他現在對兒子滿滿鼓勵,就算有建言想法,到最後也是勉勵地說:「加油!你決定就好!」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參閱第29期創新照顧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