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攏抵家:高齡產業聚焦在居家生活 未來掌握3大發展趨勢

照顧攏抵家:高齡產業聚焦在居家生活 未來掌握3大發展趨勢
2024/06/11

↑就地養老是全球高齡者的趨勢,藉由居家照護相關軟硬體設備,能讓銀髮族在熟悉的環境養老。(圖片來源/freepik)

根據全球市場研究公司RationalStat預測,2030年全球居家照護服務市場規模將接近20億美元,2023∼2030年的年複合成長率超過6.8%;換句話說,高齡人口的增加所帶動的產業效應,將有很大部分的比例是反映在居家生活的場域中。

就地養老是趨勢   對老後生活期待改變  

雖然高齡人口中阿茲海默症、失智症和帕金森氏症等慢性疾病的盛行率增加,讓老年人難以獨立生活,需要額外的照護和支持,但這些慢性病也不會讓高齡者快速惡化到完全難以自理,多數會從獨立生活,逐漸過渡到失能加劇,這期間多數老年人更喜歡在自己的家中養老,而居家照護的相關軟硬體便是輔助老年人能夠留在熟悉的環境中生活,並保持獨立性。

在老年人中,就地養老是一種日益增長的趨勢,他們更願意在年老時留在自己的家中和社區,這種偏好是由多種因素驅動的,包括:

‧ 壽命延長:人們的壽命比以往世代都長,許多老年人希望盡可能長時間地留在自己的家中和社區。

‧ 進步的醫療服務:醫療科技和居家照護服務的進步使老年人更容易在家中獲得所需的照護。

‧ 渴望獨立:許多老年人希望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即使他們上了年紀。

值得注意的是,過往想到高齡人口的居家生活需求,多是從照護的角度來思考。事實上,在戰後嬰兒潮世代逐漸成為65歲以上銀髮族群的主流後,這群受過良好教育、掌握豐富資產、擁有相當生活品味的族群,對老後生活的期待與想像絕對不會只有「被照護」。

非照護類服務增加   與資通訊科技結合

從獨立生活的角度來看,餐點準備、雜貨購物、行動運輸、家政服務、社交往來、安全監察等都是最常見被需要的非照護類服務。再加上資通訊科技進步,上述服務的提供都可以與科技結合,讓高齡者可就地養老、滿足個人獨立生活所需。具體案例像是:

 ‧ 智慧家居設備和穿戴式科技在高齡生活者領域也變得越來越普遍。這些設備可以監控日常生活活動、追蹤用藥依從性、偵測跌倒,並在緊急情況下提供警報。它們增強老年人的安全和保障,同時協助長輩們的獨立性。

‧ 許多老年人不能或不願意開車,ITNAmerica或Rides in Sight為老年人和視障人士提供乘車服務;Med Coach或ACC Medlink等公司為患有健康狀況的高齡者提供特定的交通服務。

‧ 為了避免高齡者成為「數位難民 」,Geek Squad和SeniorNet等網站提供將現代老年人融入數位網際網路世界的技術人員和資源。

‧ 環境維護方面,HandyPro、House Doctors和Mr. Handyman則是為高齡者提供居家修繕與改裝服務;Trugreen、Grounds Guys和Scotts Lawn提供草坪照護服務。

資通訊科技的進步,讓高齡者可在家中方便取得各項服務,滿足個人獨立生活所需。(圖片來源/freepik)資通訊科技的進步,讓高齡者可在家中方便取得各項服務,滿足個人獨立生活所需。(圖片來源/freepik)

長照服務者提供多樣化個人照護方案

另一方面,從住宿型機構的角度來看,亦需要反映高齡者結構素質的變化。銀髮族將越來越精明,他們知道自己希望看到什麼、需要什麼。越來越多長照服務提供者認知到投資新服務和生活輔助服務的重要性,以面向未來定位,並服務未來消費者,日益發展更全面和多樣化的健康、生活方式和照護選擇方案,此轉變也是針對消費者不斷改變的偏好,所做出的回應。

對住宿機構來說,依據高齡者不同偏好和需求提供個人化照護是當前趨勢。(圖片來源/freepik)對住宿機構來說,依據高齡者不同偏好和需求提供個人化照護是當前趨勢。(圖片來源/freepik)

人口高齡化讓高齡生活議題所涉及的產業與組織面向越來越廣,上述就地養老、科技整合和個人化照護等3大趨勢,也讓高齡長照的業者需要發展更多面向的服務,以實現收入來源多元化,從而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滿足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換言之,欲投入銀髮生活產業者,若能掌握這3大趨勢,才能減少對入住率和費率等傳統收入來源的依賴,創造能夠抵禦市場衝擊的新收入來源。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雜誌立場)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參閱第31期創新照顧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