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超高齡紅利時代來臨 用創新提高長者的移動能力

書摘|超高齡紅利時代來臨 用創新提高長者的移動能力
2024/06/26
作者/專欄

失去行動力是生命後期最需要解決的重要挑戰之一,也是造成社交孤立、導致孤獨的主要因素。當個體無法透過固定的日常活動與社區連結,例如無法到超市採買、到郵局辦事或參加宗教儀式,這種情況就會發生。這也會限制老年人工作維生、志願參與社會活動的能力,而這些都與生活品質息息相關。

一個人距離城市或鄉鎮愈遠,喪失行動能力帶來的挑戰就會增加。例如,城市居民到商店所需要移動的距離通常較短,可以走路或使用不同行動選擇到達(例如腳踏車、公車、電車、計程車、應用程式叫車)。郊區居民就必須移動較遠的距離,通常得開車,因為交通選擇更少。而農村居民除非住在鎮上,否則開車幾乎是唯一的交通選項,而且通常需要行駛長距離。

有愈來愈多地區有叫車服務,比方說Uber在全球70多國、 超過450個城市營運。另外也有針對農村區域的選擇,例如Lyty and Curb(美國)、Ola(印度)、Didi(中國)、GrabTaxi(馬來西亞、印尼、泰國、菲律賓)、Free Now(歐洲)、Line Taxi (日本)、Blue Bird(印尼),以及 Kakao T(韓國)。

失去行動力是生命後期最需要解決的重要挑戰之一,有愈來愈多地區有叫車服務,利用科技或連結解決移動交通的問題。(圖片來源/freepik)失去行動力是生命後期最需要解決的重要挑戰之一,有愈來愈多地區有叫車服務,利用科技或連結解決移動交通的問題。(圖片來源/freepik)

美國GoGo Grandparent等新創公司設計出讓註冊用戶透過「傻瓜電話」(沒有應用程式或相機,且通常沒有網路的類比或基本按鍵式手機)預約叫車的服務,在華盛頓特區有位Uber司機多年前就向我介紹這個服務,他說這是他80多歲母親願意使用的叫車應用程式。可惜的是,這些服務要在人口較稠密的地區才可行,因此通常局限在城市或郊區。

喪失移動能力、無法獲得重要服務及日常互動,通常是因為身體機能受損的關係,而這可能是突然發生的。發生這種情況的可能性隨著年齡增加,所以美國與世界各地許多政府的轄區,在核發駕駛執照時都有年齡的要求,包括規定某個年紀之後要做技能測試。「開車」這個行動,也會隨著老化變得更昂貴:儘管高齡駕駛有多年的經驗與安全駕駛紀錄,保險公司還是認為他們開車的風險較高,因此提高保費。然而,網路上有愈來愈多的行動選擇,讓人可以完全省去駕車的必要。

這個轉變將迎來新的獨立時代,讓人們可以住在家中更長時間,維持所喜愛的社區成員身分更多年,同時與人保持社交聯繫。這聽起來可能有點像科幻小說,但這些改變在城市中已經或正在發生,而且很快就會擴展到郊區與農村。

就拿匹茲堡為例,這也是我的故事開始之處。如今,匹茲堡已經至少有五個致力於開發自駕車的組織,包括家喻戶曉的Uber,他們有大約 20輛自駕車白天在市區街道上收費載客,也已經在達拉斯、舊金山、華盛頓特區及多倫多進行場地測試。其他四個組織包括AptivArgo AIAurora及卡內基美隆大學, 也正在匹茲堡32個鄰里與近郊地區測試超過40輛自駕車。預計到了2030年,全球車輛有90%會是自駕車,但自動駕駛汽車也只是行動革命的一部分而已。

2019年的東京汽車展上,三菱電機引進了「移動出行, 創造更好明天」(Mobility for Better Days)的概念,內容包括全面性的科技進步,從我們駕駛的車輛到更大的社會基礎建設都有改變。不令人意外的是,話題集中在自動駕駛的汽車上,這也一直是消費者關心的焦點。

三菱概念車EMIRAI的內裝相當引人注目,它有一系列偵測健康的創新設計,包括免接觸心律監測、可以感知駕駛打瞌睡的臉部追蹤,以及持續監測體表溫度的感應器。這些健康偵測創新系統可以察覺出駕駛人睏倦這類駕駛狀況,以及突發的疾病,以便用先進的自主駕駛模式介入,或是把緊急健康情況報告給警消單位。

市政府在提供移動選擇方面也扮演重要角色。然而,城市的基礎建設往往是數十年甚至更久以前建造的,像倫敦、布達佩斯、格拉斯哥、紐約、巴黎,以及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地鐵系統,都是一個多世紀前建造,改建這些系統無比昂貴。不過, 許多市政府已經邁開大步,把公車、火車甚至是候車亭的內部改建為友善高齡,也更方便出入。

美國現在宣稱,國內有將近99%的固定路線公車、90%的火車是無障礙環境,但卻沒有把通往此類設施的路徑與入口改為無障礙空間。搭車的人面臨的現實是,許多車站(超過四分之一)沒有無障礙入口,讓愈來愈高齡的人口就算不至於不可能、也很難像多數人視為理所當然的那樣,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到處行動。

全美各地城鎮都已設有中介運輸系統(Paratransit,在美國、加拿大常用的說法,指輔助沒有無障礙設施的巴士與軌道交通的選擇,費用低廉或免費),這也是《美國身心障礙人士法案》要求的。但是這個系統仍然有其限制,使用者長久以來抱怨需要事先預定時間(有時是一天以前),而有的駕駛會遲到甚至根本沒到。有些城市開始啟動試點計畫,利用科技或連結並補助現有叫車交通選擇,來解決這個問題。

(節錄自:《超高齡紅利時代:人口未來學家帶你讀懂銀髮海嘯的危機與商機,打造長壽經濟的行動指南》 天下生活


《超高齡紅利時代:人口未來學家帶你讀懂銀髮海嘯的危機與商機,打造長壽經濟的行動指南》

作者:布萊德利.雪曼

譯者:周宜芳, 鄭淳怡

出版社:天下生活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參閱第31期創新照顧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