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總專欄】申請外看各憑本事?巴氏量表之亂的省思

【家總專欄】申請外看各憑本事?巴氏量表之亂的省思
2024/06/15

阿雄得知將開放「八十歲以上免巴氏量表可聘外籍看護」,就想幫遠住南部的父母申請,雖然他們還很健康,但常打電話訴苦,讓阿雄免不了擔心。小美照顧重癱的身心障礙孩子已有二十年,常為聘不到願意照顧的外籍看護苦惱,仲介跟她說,必須私下多加點錢,因為供不應求。

截至112年底,台灣只有21.4萬名外籍看護。而80歲以上國民約有91萬人,扣除6.5萬人已聘外籍看護、4.6萬人入住機構、27萬人使用長照服務,還有53萬健康長者可能「進場搶工」。

立委修法要求放寬外籍看護的聘僱規定,體恤民情無誤,但可能畫錯重點。以「年齡」而非「失能需求」作為聘僱標準,豈不也有違無齡社會、壯世代倡議的反年齡歧視訴求?或許可進一步思考:

一、真正便民,何不廢巴氏量表改採長照CMS「單軌評估制」?

再怎麼放寬巴氏量表規定,民眾還是得推著重度失能、失智的被照顧者到醫院評估,都不及「一通電話、服務到家」長照2.0照顧管理專員到家評估方便。例如未來可規定經長照CMS評估在七級以上可聘僱外籍看護。況且現行長照CMS評估制度,不僅評估身體失能程度,還評估家庭支持系統、無障礙環境因素等,如同110年改革上路的身心障礙ICF評估新制,才是更符合時代潮流的評估制度。衛福部最新公布112年「長照2.0服務涵蓋率已達80.19%」,聘僱外看家庭正是亟待補上的對象群。

二、 外籍看護是稀缺資源或充足資源?如何適當配置?

東南亞國家經濟起飛、也開始面臨老化照顧議題,況且近來台灣已面臨日、韓搶人壓力。究竟在五至十年後,外籍看護來台人數是會增加,還是減少?若我們認定外籍看護將會是稀缺資源,那如何保留給社會中「最需要的人」便是關鍵,年齡絕對不該是判斷標準,而是失能嚴重程度、找不到合適的公共照顧資源等。

巴氏量表之亂,或許是長照2.0十年計畫將於115年結束之際,邁入長照3.0另一個十年計畫,認真思考外籍看護定位與納入長照人力大水庫的契機。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雜誌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