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智辰專欄】生死怎麼學?談生死教育與高齡生死教育師培訓

【孫智辰專欄】生死怎麼學?談生死教育與高齡生死教育師培訓
2024/10/17

生死學不只把大家帶入死亡,而是對死亡進行探究與反思,再回到現實的人生底下,重新對生、老、病參透一番,你會明白如何安頓生命與活出意義。

正視「死路一條」的人生

在台灣,死亡常被視為禁忌話題,人們對於遺囑、生前契約、善終準備、殯葬儀式以及死後世界等議題抱持戒慎恐懼的態度,鮮少主動討論,深怕引發不祥的後果。尤其是高齡者更加排斥談死,或許死亡離他們更接近了但是,死亡是必然,逃避只會讓我們無法妥善處理生死大事的安排

在台灣,死亡常被視為禁忌話題,尤其是高齡者更加排斥談死。(圖片來源/freepik)在台灣,死亡常被視為禁忌話題,尤其是高齡者更加排斥談死。(圖片來源/freepik)

112年的統計數值來看,65歲以上的高齡者已達418萬人,且65歲以上死亡人數占76.0%,約15萬人;隨著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高齡人口數增長外,亦代表面對死亡的高齡人口也隨之升高。有鑑於此,政府於110年即核定110年高齡社會白皮書》,並訂定「《因應超高齡社會對策方案(112-115 年)》,其中提出「強化生死學教育」策略,提出了以生命教育、生死學、終極關懷、靈性修養、靈性教育等為主題。本文針對生死學的發展脈絡與內涵做闡述,讓社會大眾了解生死教育,進而知道如何關切自己的生死大事。

台灣:生死學起源與發展

臺灣的生死學是從西方國家的死亡學演變而來,最重要的推手就是被譽為「台灣生死學之父」的傅偉勳教授西方國家的死亡學發展始於旅法俄國生物學家梅契尼考夫(Elie Metchnikoff)於1903年出版《The Nature of Man》,首次提出「死亡學」(Thanatology)的概念,定義為「研究死亡與臨終的學問」。到了二次大戰末期,戰爭的破壞與許多退伍軍人的自殺,同時受到存在主義思想的影響,使死亡學在歐美學術界重新獲得重視。

死亡學在全美蓬勃發展時,傅偉勳教授正於1971年至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宗教研究所任教,開設「死亡與臨終(Death and Dying)」課程,長達22年的教授經驗傅偉勳教授於1993年,出版了《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台灣才算開始系統性探討生死議題及重視生死教育

死亡教育與生死教育在學什麼

首先整理美國重要死亡學書籍,主要討論內容包括:1)不同文化與宗教的死亡觀;(2)死亡態度與死亡焦慮;(3)生命的無常與死亡的必然;(4)安樂死與自然死;(5)墮胎、自殺、非預期死亡;(6)死亡的法律、生命倫理;(7)瀕死過程與評估;(8)臨終的選擇;(9)緩和醫療、安寧照護與臨終關懷;(10)失落、悲傷和哀悼;(11)殯葬文化與禮儀;(12)死後世界的探討。

其次傅偉勳教授所規劃的現代生死學的主軸課程包含:1)生死哲學與文化:本土生死哲學及傳統禮俗文化,探討「冠、婚、喪、祭」等儀式的演變與現代化;2)生死關懷:以關懷為本位的照顧,如安寧療護、臨終關懷、悲傷輔導,乃至自殺防治、老年身心安頓;3)生死教育:針對各級學校與年齡層的生命教育與生死教育,建立理論基礎與課程規劃;4)生死政策及法規:研究醫療、健保、安養殯葬管理等相關政策;5)生死服務事業老年安養、殯葬服務及與生死相關服務事業的經營與管理

生死教育師培訓

南華大學生死學系依循著偉勳教授為其親手擘畫的教育理念正籌畫一套完整的「生死教育師」培訓課程,有別於目前市面上只著重「告別」的生死教育「生死教育師」課程包含基礎課程進階課程及實習課程:

南華大學生死學系正籌畫一套完整的「生死教育師」培訓課程。(圖片來源/freepik)南華大學生死學系正籌畫一套完整的「生死教育師」培訓課程。(圖片來源/freepik)

基礎課程生死學發展、生死教育核心

、進階課程

(一)生死哲學與文化

(二)生死關懷:老年身心安頓、生死大事課題(無常與人生、死亡覺察、死亡焦慮、瀕死歷程、失落與死亡、告別與來生)。

(三)生死相關政策與法規:老年身心安頓(高齡長照家庭照顧經濟安全、社會心理);生死大事課題(善終三法、死亡登記、遺產繼承申請、死亡給付、喪葬津貼及補助

(四)生死相關產業:健康產業長照產業身心靈產業殯葬產業

三、實習課程社區式機構、住宿式機構、安寧病房進行實習。

期盼本文能對目前所推動的高齡生死教育政策,提供微薄之力,讓社會大眾正視自己的生死大事,能「活的精采老的優雅病的尊嚴走的無憾」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雜誌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