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全方位發展 產業多面向進擊
因應高齡化挑戰,需要提供銀髮族更完善的照顧體系,藉此提升從健康、亞健康到失能、失智不同照顧需求階段的生活品質。本單元提供照顧全方位的發展解讀,最新產品與服務趨勢為何?業界如何分析預測下一年度的發展重點?如何整合各方資源,打造一個以長者需求為中心的完善照顧網絡?
面對社會龐大的照顧需求,整合醫療、護理與長照提供連續性的支持模式,可以減輕家庭和社會的負擔。
除了地區醫院、診所和居家護理所尋求整合長照服務,在宅醫療團隊也扮演社區守護角色,提供在地化、社區導向的健康照護服務。
北醫大發展長照事業版圖
根據台灣社區醫院協會理事長朱益宏分析,台灣醫療機構發展醫養整合模式大致分為3種:以醫院作為主體,並拓展經營護理之家和照護機構;以社區醫療為主,藉由健檢和衛教與社區建立緊密聯繫;以及與多家長照機構特約合作,提供巡診服務。
台北醫學大學以自營與受託經營的方式,積極布局長照產業。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張詩鑫指出,他們經營長照A單位、居家機構、日照中心與住宿型機構,並進駐高齡宅設立診所,「目標是提升整體醫療照護品質並帶動產業發展,形成醫養護合一的生態系,也希望帶動更多醫療機構投入長照產業。」
北醫大承接政府委託經營案,包括內湖行愛住宿型機構和六張犁日照機構,還成立北醫大管理顧問公司,以公司角色統籌長照事業,發展併購長照業者,擴大營運規模,並尋求IPO。張詩鑫表示,學校法人適合承接公益性質機構,而公司法人則具發展彈性,且員工認股誘因有助吸引人才,更適合推動產業化發展。
台北市立行愛住宿長照機構今年5月開幕,委託北醫大團隊經營。(圖片來源/台北醫學大學).
醫療與長照的整合也是一大挑戰。張詩鑫也說,北醫將出院準備、居家醫療和A個管團隊整合在社區醫學部底下,藉此提高服務效率,同時重新設計出院準備服務流程,讓A個管可以提早介入需要長照服務的病患。
突破地區醫院經營困境
不少地區醫院面臨競爭發展難以生存,也持續發展醫養照顧。蕭中正醫療體系便與清福養老院等長照機構合作,提供居家護理、藥事安全、交通接送等服務,更結盟仁寶集團規劃醫療長照大樓的新北瑞芳醫院,預計2026年完工;台東聖母醫院作為台灣最小的一家醫院,早在40年前投入居家照護,近年更規劃設置連續型失智照顧機構,讓社區成為醫院長照服務的對象。
蕭中正醫療體系提供醫院交通接送服務。(圖片來源/蕭中正醫療體系)
朱益宏指出,社區醫院位於民眾生活圈,具有整合醫療和長照資源的地理優勢,能夠串聯居家護理、長照機構和大型醫院,提供病人為中心的整合性服務。他強調,隨著多重慢性病患者的增加,社區醫院比醫學中心更了解社區長者的健康需求,應發展多元服務,並加強團隊整合與專業訓練。
舉例來說,今年健保署除了推動「大家醫計畫」外,另新增3.5億元推動「地區醫院全人全社區照護計畫」,以強化地區醫院在分級醫療中的角色。朱益宏解釋,此計畫重點在加強慢性病者的預防保健、定期就醫和服藥遵從性,並計劃納入「生活型態處方」,鼓勵個案培養運動習慣,改善照護狀況。
在宅醫療發展 串聯護理服務
隨著行動不便或失能者的增加,健保署今年亦擴大實施「在宅急症照護」(HAH), 讓個案可以在家中或長照機構接受急性醫療照護,減少舟車勞頓。例如,台東都蘭診所、宜蘭維揚診所、雲林好所宅診所以及高雄安柏鄰好中西醫聯合診所,運用遠距醫療系統、醫療診斷設備等科技,提升居家醫療的照護品質並突破地理限制。
維揚診所在宅醫療團隊到宅訪視個案。(圖片來源/ 維揚診所)
居家護理師於在宅醫療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提供24小時照護滿足個案需求,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紀淑靜指出,隨著社區醫養服務發展,護理師需要與醫師、藥師、營養師等其他專業師級合作,共同制訂照護計畫,才能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整合性服務。
台灣居家護理暨服務協會理事長曾勤媛也表示,護理師進入個案家中,可以全面了解長輩需求,並結合長照服務提供綜合照護,「目前全台約有17萬名護理人員,但居家護理人員不到1成, 隨著在宅治療成為趨勢,居家護理人員也應該大幅增加。」
除了居家照護,護理專業也可以從社區預防保健、急性病與慢性病的照護銜接切入,在社區推廣預防保健的知識和技能,並於住院期間提供出院準備服務,確保個案在返家後能得到持續性的照護及學習自我照顧。
醫養整合是接下來長照3.0政策重點,也是照顧產業的發展關鍵,透過建立跨專業團隊、發展個案管理模式、強化與社區的連結等方式,提升醫療與長照整合服務的角色。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參閱第33期創新照顧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