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眼林基金會注意到無法獲得政府補助但生活困難的社區長者,提供經濟、餐食、法律等服務方案。(圖片來源/龍眼林基金會)
照顧全方位發展 產業多面向進擊
因應高齡化挑戰,需要提供銀髮族更完善的照顧體系,藉此提升從健康、亞健康到失能、失智不同照顧需求階段的生活品質。本單元提供照顧全方位的發展解讀,最新產品與服務趨勢為何?業界如何分析預測下一年度的發展重點?如何整合各方資源,打造一個以長者需求為中心的完善照顧網絡?
在台灣的照顧體系中,儘管政府資源和長照2.0政策提供了廣泛的服務,仍有許多長者需求未被納入,如獨居關懷、法律保護與終身學習等,各地非營利組織(NPO)扮演守護社區的角色,提供政策之外的多元化服務方案,全面關懷長者的身心靈需求,並促進他們積極參與社區活動。
從餐食到法律保護 社區中的暖心守護
許多NPO投入獨居長者的送餐與關懷服務。士林靈糧堂社福協會、永信基金會、老五老基金會、龍眼林基金會等團體皆定期為獨居長者送餐,不僅確保他們的健康,也能在送餐過程中,關注長者的安全與生活狀況。
龍眼林基金會主任許文川表示,基金會長期關注老年人及身心障礙者的居家服務,發現一些長者經濟狀況接近貧窮線,卻無法獲得政府補助。為此,基金會啟動社區邊緣戶弱勢家庭餐食服務,與在地店家合作為長者提供餐食,滿足他們的日常所需。
龍眼林基金會也注意到弱勢長輩面臨到財產、司法問題,因此他們開始投入研究維護失能長輩的權利及財產,並發展相關服務方案及宣導活動,如身心障礙者及老人監護宣告或輔助宣告方案、成年身心障礙者及老人監護職務方案等,為弱勢長者編織一張更安全的法律保護網絡。
心理、靈性與學習的全方位支持
社區長輩的心理、靈性和學習狀態, 也是NPO關懷的重點方向。老五老基金會執行長游麗裡分享該基金會推動的「伴獨360關懷老人計畫」,除了每年農曆年前的「幸福年菜」,志工親送熟食年菜至獨居長者家中,傳遞溫暖與陪伴,也推動「圓夢計畫」,滿足長者的夢想,無論是協助他們重返球場、拍婚紗照,或是舊地重遊;另外,計畫中還有「一日家人」活動,透過慶生或出遊,讓長輩感受社區的關懷。
天主教曉明社會福利基金會注重長者的靈性與學習需求。執行長黃淑貞表示,曉明基金會提供長青大學、樂齡學習示範中心以及優雅學院等教育服務,鼓勵長者終身學習, 拓展視野; 並於2018年成立「甘丹數位學院」,專為熟齡者提供數位學習資源。靈性關懷也是曉明基金會的核心特色,透過宗教資源幫助獨居長者與自我、他人建立和諧關係。
曉明基金會注重靈性關懷,藉由宗教讓長者感受到內心的平安與喜樂。(圖片來源/曉明基金會)
推動「第三人生」 讓社區長輩活躍自主
銀髮族如何在社區安老,享有活躍自主的晚年生活是當前重要的議題。老人福利推動聯盟與基督教芥菜種會近年來積極推動「第三人生」的觀念,強調年長者的「賦能(empower)」,重視社區參與的重要,讓長輩能在社區中發揮自我價值,在地安老。
老盟今年成立滿30周年,長年致力倡議高齡法律權益等多元服務。秘書長張淑卿表示,近年老盟將現有的《老人福利法》從人權角度重新建構,強調高齡權益的保障,包含居住安全、行動權、參與權、照顧權、終身學習權、就業權、財產保護權等。他強調,當年長者不再是弱勢,就可以運用社會上的資源重新再設計自己的「第三人生」, 活躍老化、自主規劃生活。
老盟目前也在全台社區辦理「健康自主管理」等方案, 培訓長輩作為種子師資,促進學習健康知識,並結合在地社區資源,鼓勵互助關懷陪伴。
基督教芥菜種會近年也推動「50+第三人生」創新方案,執行長李肇家表示,藉由培力獲得知識與技能,除了能延緩長輩失能,也協助長輩再次進入職場,增強經濟自主能力,自助助人,活出精彩的第三人生。
基督教芥菜種會於花蓮開設「夢想50+coffee」,鼓勵長者再次投入職場。(圖片來源/基督教芥菜種會)
李肇家分享,芥菜種會在全台設有培育成長據點,不僅服務長者,也涵蓋兒少青年, 讓社區大眾參與其中。芥菜種會在花蓮地震後帶領振興地方產業,培力中高齡者長烘焙技能,產銷月餅、鳳梨酥等,透過平台銷售與企業購買,也可作為禮物送給弱勢家庭,形成可循環的產業鏈。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參閱第33期創新照顧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