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在社區好好生活》弘道新書發表 讓共生社區成為安居安老的關鍵解方

2024/09/03
作者/專欄

↑台南Oh Old!柑店」青年店家與社區熟齡吧檯手合作,為青銀共創的實際案例。(圖片來源 / 時報出版社)

邁入超高齡社會的倒數時刻,社會的照顧需求與資源壓力日益增長,需要在社區中自己長出「互助」能量。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特別推出新書《一起在社區好好生活:把我變成我們,11個臺灣共生社區實踐故事》,成為全台第一本聚焦共生社區的實踐故事。書中不僅展示了共生社區的理念,更以實際案例呈現如何將共生精神落實於社區中,提供高齡少子化社會可供參考的實踐指引。

《一起在社區好好生活》由高齡趨勢觀察家楊寧茵策劃並撰寫,時報文化出版。楊寧茵透過深入的採訪與觀察,揭示了台灣不同地區如何推動共生社區的成功經驗。從基隆暖暖「左下角工作室」到台南「Oh Old!柑な店」的青銀共創平台到台東長濱打工換宿的獨立書店共生基地等,這些故事展示了跨世代、跨族群的互助共融,打破了傳統社區的孤立現象,讓社區中的每一位成員都能在彼此支持下共創美好生活。

弘道基金會與楊寧茵(左三)推出《一起在社區好好生活》,推廣社區共生實踐。(圖片來源/弘道基金會)

楊寧茵表示,台灣的健保、長照制度和各部會因應高齡的推動計畫,有時候反而讓民眾習慣依賴醫療與公部門,忽略了自身與在地社區的力量。要發展共生社區,一定要由下而上,因為只有在地人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社區,才能找到社區的共同需求和痛點。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李若綺則表示,推出《一起在社區好好生活》的動機,來自於推動共生社區的迫切需求。隨著台灣迅速邁入超高齡化社會,老人已不再只是需要被照顧的對象,他們希望發揮餘熱,貢獻所長。因此,以服務長者為主的社區據點也需轉型,以適應這一變化。

李若綺進一步指出,自2020年起,弘道基金會開始內部推動並輔導外部共生社區,發現最困難的是如何設想並實現共生社區的藍圖,「如何想像自己社區往共生方向邁進?如何藉由解決社區居民共同關注的問題或活動如何設計,來創造人與人的連結與互動?」

他表示,由於每個社區的人、文化和環境不同,沒有一套標準的SOP可以依循,所以必須改變過往的思維,進行創新的思考。弘道基金會從日本的參訪經驗和自身的推動過程中,梳理出共生的核心價值,並歸納出「開放參與、自主價值、多代多元共融、互助網路和永續生活」,這五大發展面向的指引。

李若綺解釋,這些指引不僅適用於共生社區的建設,也為台灣社會提供了新思路。因此,也呼籲政府從中央到地方應有共識,進行跨部會的整合,並鼓勵企業參與,以推動資源共享,共同創建具有歸屬感、安全感和貢獻感的共生社區。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也將於103日至4日在台中舉辦「共生社區國際論壇」,邀請來自日本與台灣各地的共生社區實踐者進行交流,進一步推廣社區共生理念。

喜歡這篇文章嗎?加入會員即可收藏文章、產品及供應商